不分阶层的人均概念是个误国害民的坏东西
田忠国
但是,能不能采用人均概念呢?能,但需要分阶层。比如,农民阶层人均是多少,工人阶层平均是多少,企业管理阶层平均是多少,知识分子阶层平均是多少,不同级别的政府官员平均是多少,如此等等。在不同的阶层间,其差异比率是多少。这样的阶层差异平均数和阶层差异比率,对于决策层来说,就是十分重要的了。不仅重要,而且让我看,说是党和共和国的生命也不为过。
因为,我国许多年来,一直凭不分阶层、不分地区,没有差异比率的平均数搞决策的,而每一次决策努力的结果只有一个,拉大阶层贫富距离。并且,这种平均数的决策机制,在全国各地早就形成。而形成平均数决策机制的同时,社会阶层矛盾加剧,价值目标共识不复存在,群体事件层出不穷。令人遗憾的是,快速增长的财富总量和银行存款量,在平均数据下演绎着一场自由掠夺的世界级闹剧,而且,改革在少数“改革精英”的忽悠下,在“改革就是要像我这样的人能住别墅、坐奔驰车,否则改革就是失败。(厉以宁语)”的成功下,走向了邓小平所说的邪路上去了。
但问题是,邓小平明明有言,不能改革到邪路上去,但为什么有人还乐此不疲,快乐的走在邪路上呢?当然,这与民众失去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策权、决定权有关,也与资本机制激活了“改革精英”的自私有关。一个可以为满足感官的欲望而自由改革的国度,怎么会不产生为满足感官快乐而自由改革的“精英”呢?
我常常想,假如我是改革者会如何呢?
我在“反思右祸教训,警惕反共阴谋势力”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95%以上的人民大众,都坐上了国产小车(人民大众都坐上奔驰就失败了),都有权利参与改革的探讨、决策,都有权利共同决定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而和我共同主持改革的人,还骑着自行车,不用任何警卫四处行走,并且所到之处,坐车的人民大众都给予敬重的注目礼,这样的改革就成功了!”同时,在该文的结尾处又这样写道:“民意不可欺、民心不可辱、民志不可夺,谁违背了这三条,其结果必然是悲惨的。因为,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尊重民心、民意、民志,并尊重、支持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这才是中国走出各种困境的唯一出路。”因为,“谁懂得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并遵循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就是尊重民心、民意、民志,并尊重、支持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谁就能获得人民群众的共同支持。”
当然,作为人,人所具有的一切我都具备。而我既没马克思的奉献精神,也没有毛泽东的淡定如佛的能力,所以,我只能选择另一条让人民群众管住我的道路:
民众问责机制
民众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策权、决定权的选择、决策、决定机制。
抓住了这个,也就抓住了改革的龙头,在管住个人欲望的同时,管住“改革就是要像我这样的人能住别墅、坐奔驰车,否则改革就是失败。(厉以宁语)”式的成功。同时,也消灭了不分阶层、不分地区的平均数据。不仅如此,还消灭了阶级分化、对立、乃至冲突的灾难性后果。但是,作为一介草民,也只是想想、说说而已。
但是,我国改革的成功,使厉以
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厉以
以上数据不仅佐证了我们的“成功”,而不断上升的群体性事件,毒奶粉、毒食品、毒猪油等等,也同样佐证了我们的“成功”。但问题是,这样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改革目标么?
如果是,我无言。如果不是,但为什么从上到下众口一词的说成功呢?
有一个小段子是这样说的:
说成功,道成功
成功到了不安生
陇南刚刚灭了火
湖南夜半有枪声
三座大山刚建成
全国又刮流转风
权钱精英猛如虎
人人想念毛泽东
这个小段子,给不分阶层的平均成功做了很好的注解,中国怎么办?那是为政者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