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证券教父的投资智慧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被称为是德国证券界的教父,他为后人学习投资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深入了解安德烈·科斯托兰尼的投资思想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好处。

  第一、他说:“根据我的定义,百万富翁是指不依赖任何人,以自己的资本,就能满足自我需求的人。百万富翁不用工作,既不用在上司面前,也无须对客户卑躬屈膝。……根据我的定义,一个人是否有钱,关键不在于他有多少财产,而在资本是否完整无缺,有没有负债。”

  他对于富翁的定义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而不在于一个人拥有多少财产。这是很有道理的。富翁应该是热爱工作的时候去工作,需要闲暇的时候去度假。一个人,即便他拥有百万家产,开名车,住大宅,但是如果他下星期的工作安排不是取决于他自己的需要,而是根据公司或者是客户的日程来决定,这能算是百万富翁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时间都不能够自由支配,那他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拥有现代物质享受的打工仔。

  第二、他说:“大家是否该跻身名人之列,也做个投机人士? 基本上,这取决于两件事,即物质条件和个人性格。关于前一个前提条件,我牢记一条座右铭:有钱的人,可以投机, 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 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一种股票最后可能上涨1000%,或甚至10000%,但最多只能下跌100%。”

  或许他的思想过于激进,但是不能说是毫无道理。尽管他满口说的都是投机,但是纵观他的全部言谈,我们可以发现,他所说的投机其实是在理智的思考下做出的关于资产配置以及资产增值的决定。这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有钱人或许不需要在这方面花太多的心思,但是没有钱的人就需要话大力气来考虑如何让自己有限的资产增值。在理性的思考和明智地判断下,资产上涨的幅度和可能性自然大于下跌的幅度和可能。

  第三、他说:“任何学校都教不出投机家,因为投机家的工具,除了经验外,还是经验。……真正的证券交易知识,是那些当大家忘记所有细节后留下的东西,大家不需要无所不知,而是要理解一切,在关键时刻指出正确的内在关系,并采取相应行动。”

  这使我想起了“得心应手”这个成语的出处,在这个成语故事中轮扁对齐桓公说:“而这种技术,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是不能言表的啊!由于我难以用话语传授给儿子,儿子也无法继承我的技术,所以小人已七十岁了,还靠做车轮混口饭吃。古代圣人学问中的精妙之处,是无法以语言传授于人的,必然随着他们的死去而消失啊!”

  这两位大师的说法如出一辙。不错,前人的知识传授对于后人的进步是必须的,但是绝不是充分的。因为,不管是投资、投机还是做木匠或者别的东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时间、部位的拿捏是难以用言语来描述的。同时,随着时代的改变,环境的改变,很多前人奉如金科玉律的法则都有可能被淘汰。而能够帮助我们对于前人传授的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只能是长期实践所得来的宝贵经验。真正的投机者不是在课堂中成长起来的,而是在不停的牛市熊市轮回中成长起来的。

  第四、他说:“总而言之,投机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确,毕竟是个想法。这是投机家和证券玩家的基本差异。……大家必须训练有素、冷静,有时必须玩世不恭,不理会大众的歇斯底里,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职业投资者的工作,95%是在浪费时间,他们在阅读图表及营业报告,却忘记思考,但对投资者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市场是否是有效率的?一些经济理论认为,这是肯定的,不管在什么时候,市场参与者总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做出所能够的最合理的判断和决定。尽管个别参与者可能会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但是所有投资者的总和应该是理性的。

  遗憾的是,大多数在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大师们对这个理论都不以为然,安德烈·科斯托兰尼也不例外。正如格雷厄姆所描述的,市场先生总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情绪化的人,他很少处在一个正合适的位置中。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教导我们应该独立思考,并且积极地思考,冷静地思考,而不必理会市场大众的情绪化的结论。获取信息是必要的,但是这只是为了更好思考所做的准备,不能因为阅读的关系而影响了思考的进行。之所以很多人认为投资(或者说投机)市场只是少数人获利的地方,是因为很多人都不懂得如何正确地思考,保持冷静才是克服情绪化的最好方法。

  …………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留给我们的财富还有很多,这里所能讲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他的智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