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扫马路也不会埋没人才


 即使是扫马路也不会埋没人才

李华新   

  

    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济南市槐荫区的街道上,多了40名大学生环卫职工的身影。他们从事的工作与其他环卫工人没有什么两样,每天清扫马路,检查卫生。  

    去年11月份,济南市槐荫区公开招考40名环卫职工,共有195人应聘。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环节,这40名大学生脱颖而出。他们平均年龄23岁,包括33名本科生和7名专科生,有些大学生来自于小有名气的高校,专业涵盖了中文、法律、医学、物理、计算机、金融等多个学科。 新华社济南1月19日电

据了解,这是槐荫区首次面向大学生招聘环卫职工,他们被录取后的身份是环卫局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槐荫区14个环卫所各分到2至3名大学生。  

可以想见这些大学生如果是能够真正安心下来干上一阵子,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也许也是能够成为企业的管理人才,但是,但是是否能够做下去,或是能够真心的愿意长期干下去,在当下就业形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又有一份事业编制的工作,也许是可以成为自己立足的一份工作。所以有不少的同学认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自己已经是比较幸运了。

在开始招聘这些大学生时,槐荫区的环卫部门也是有些顾虑的,担心这些孩子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但是这些已经上岗的大学生其实是对于这份工作很珍视的,因为毕竟是一份工作。而且即使是不到这样的单位工作,那么干任何工作,都是要从基层做起的。而且只要是干得好,都是有升职希望的。而且如果是适应了这样的工作,说不定其中的一些值得自己显示聪明才智的地方也会被利用的。而且,即使是今后又更好的位置从业,扫过马路,也是人生难得的一份经历。

    但也有人质疑,大学生做环卫工会不会造成人才浪费?家住槐荫区道德街的一位老大妈疑惑地问记者:“如果对这些大学生有长远的培养计划还可以理解,如果大学生一直扫马路,所学的知识不都浪费了吗?”  

    槐荫区人事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很多单位都需要大学生从一线做起,但有很多大学生吃不了苦,不等锻炼期满就走了,其实很可惜。当前的大学生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大量基层单位等着大学生前去建功立业。  

至于是否是大材小用,或是浪费了人才,其实这要看从那个角度看,因为你坚持下来了,你就会离成功更进一步,你就会非常珍惜现在的这样的机会,而从另外的一个角度看,先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其实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至于,大学生能不能当环卫工,这似乎是无须讨论的。而且即使是扫马路,能够扫除名堂,那也是一件很好的一份工作。

至于,大学生因此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笔者以为,在当下大量的基层单位对于人才的渴望都是一致的,而你只要是能够放下身价,脚踏实地地去干任何的工作,你一样可以做得出类拔萃。

    大学生就业从扫马路做起,赢得了一些人的好评。现在大学生择业观越来越理性,能够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从基层做起,这体现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