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城深沟村:一个拒绝融入都市的城中村范本


 

  2007813日,曾乘坐6417次列车由北京东站至承德,由此发现了位于紧邻CBD核心区域的城中村(包括火车站、长途汽

车站和东郊市场),写过一篇印象式的博客《北京东—承德:异域之旅》。之后,为了编写《北京跑酷:18个区域路上观

察》,曾带着汕头大学的实习生们前去考察,逐步揭开北京东站、深沟村和东郊市场的空间“秘密”。

 

  北京东站原名东郊站,站址朝阳区南磨房乡深沟村(蓝色村牌就立在车站门口),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中式简易现代建

筑。北京东站(及与其同名的货站)在北京工业化时代,曾经是东部工业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在,这里每天只有一趟车始

发,到承德,小小的车站里滞留着大量计划经济时代的细节。车站北面,是东郊市场(全称“东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南

磨房乡农工商总公司投资兴建,1997年运营,营业面积20000平方米),10座大棚式交易大厅,布满层层叠叠的摊位,这里经

营几乎“所有”商品,是廉价物品的海洋。

 

  虽是一级车站,东站却深藏在东郊市场后面,只有一条曲折小路相通;虽是城东最大的批发市场,东郊市场却不惜用明清

仿古风格门面遮掩浩瀚的交易大棚。与这里的氛围相匹配的,还有八王坟长途客运站和密密匝匝的城郊风格的店铺。

 

  但是,只要跨过邻近的大路或运河(西为西大望路、南为百子湾路、东为东四环中路、北为通惠河),近几年超速建成的

高档居住社区(西部的现代城、北部的蓝堡国际、南部的后现代城)和顶级商业、购物中心(华贸中心、新光天地)就会扑

面而来,没有任何空间过渡,并且浩浩荡荡,一直向四环和五环奔涌而去——南磨房乡(尤其是深沟村)已经成为在超速都

市化浪潮中滞留的城中村,东站和东郊市场更是见证都市空间演变之惨烈的活标本。

 

  北京东站所在的深沟村与深圳的岗厦村在所处剧变城市的区域上,有着极为相近的特点,只是在空间形态上,岗厦村建构

了其自发的都市化模式,而深沟村则仍持守着乡村状态;而且在另一方面,即在商业化运作方面,深沟村以其顽强的乡村状

态,建构起坚决不容于都市的超级“山寨市场”模式,这与岗厦村积极的城市融入策略迥异。

 

八王坟长途客运站路口,也是去东站和深沟村的必经之路,远景是现代城和国贸三期。

 

通向东站的小路,左侧是七八十年代的简易居民楼,右侧墙后是通往北京站的铁路。

 

超级村镇化的北京东站,左侧白房子前是深沟村的村牌,不是亲眼所见,没人相信。

 

东站前的小吃摊与东郊市场的大棚,以及远处的华贸写字楼和热电厂的烟囱构成有趣的空间韵律。

 

非常不幸,仅有的一趟列车也停运了。

 

但车站并不冷清,这里成了售票处。

 

北京东站入口,一个时代的凝固。

 

深沟村由此进入。

 

与深圳的岗夏村完全不同,虽然都位于CBD区域,但深沟村一派乡村景色,最高的房子也只有两层。

 

与岗厦村相同的,是这里周边的空间已被豪华写字楼和住宅社区拥围。

 

深沟村难得一见的生存智慧。

 

热电厂的烟囱、铁塔和高压线烘托着东郊市场的气氛。

 

露天市场的气氛火爆、张扬。

 

大棚内的气氛浓烈、拥塞。

 

小商品的海洋。

 

与岗厦村里商业街的区域性不同,东郊市场是面向城市的,但是顽强坚守了乡村性。

 

以开放的道路和空间设计展示山寨物品奇观,与东站的气质相呼应。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