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市侩作风”
——答学生提问
今天,一位听过我的课的本科学生在博客评论中向我提问——
叔山无趾:老师,前段时间我和朋友聊起一个词叫“市侩”,我们对其一时也解释不太清,也不好界定这种现象,我们能一起就这个词写些东西么?
我回答如下:
“市侩”本指买卖的中间人,后指唯利是图的奸商,也指贪图私利的人。如市侩习气、市侩作风等。(见《现代汉语词典》)
我理解,市侩作风、市侩习气的表现是:
(1)政治——鼠目寸光,私心过重;丧失原则,见利忘义;爱打小报告,挑事生非。群众评价:“他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2)经济——为人吝啬,斤斤计较;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说大话使小钱,合适憨厚。
(3)公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
(4)处事——以我为圆心,患得患失;贪图便宜常误事;干点好事则自我表扬不休。
(5)交友——以利结交,用人朝前,不用人则朝后。
(6)作风——为人世故且猥琐,媚上欺下。言行相悖,表里不一。口惠而实不至。好贬低别人,以抬高自己。遇到好事,窜头抢功。干了错事,推脱辩解,甚至嫁祸于人。
有以上表现的,就是“市侩作风”。以上六条互相关联,具体到人,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对此类人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旦认清其人品德后,就万勿与之深交,宜分道扬镳,敬而远之了。
沾染上这种毛病的人,宜幡然悔悟,痛加悔改;——但这只是理论上一厢情愿的好心劝诫。实质上,这种市侩思想意识严重且一旦定型的人,是不觉闷的,他总自以为得计,认为自己还很不错的呢?用毛泽东的话说:这种人“改也难”。
以上仅是一己之见,仅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