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制度暴露漏洞重重,杜绝悲剧需完善体制
王志安
几天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牛奶检测报告的出台,结果令人十分忧心,国内知名品牌蒙牛,伊利等产品,均深陷三聚氰胺其中。乳制品行业几乎面临全面的信任危机。问题是,这些企业的产品在出事之前,都是经过国家质检部门检验合格的(有的人可能有误会,免检产品就是不检,其实按照目前的规定,免检也还是要检的)。为什么原来合格的产品,一夜之间都变成了杀手?在笔者看来,这一切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食品检验制度的设计缺陷。
就在前两年,我们国家的食品行业大多数还在实行企业送检制度,就是企业部门自己采集样品,送到质检部门进行检测,检测费用由企业负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太多问题和漏洞。近两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始进行检验制度改革,在许多省份,送检制度已经基本被废除,质检部门采取两条渠道取样:一,随机到企业生产线取样;二,到超市随机购买取样。也就是从生产终端和市场终端两个环节对食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与企业送检制度相比,这是一个进步。但现在的制度主要问题是:企业取样的频率原本就不高,而市场取样的频率更低,因为企业取样检验的费用原则上仍然由企业负担。目前多数内销食品企业,都是每季度抽查一次。如果频率太高,企业就会对政府的检测行为采取抵触心理。另外,政府检验部门采样检测后,结果自己存档,并不没有法定义务告知企业和公众,因此,不能排除一些地方检测部门为了剩余费用而有意漏检,少检。因此,要想真正让质检部门建立起消费者保护的门槛,必须首先由公共财政完全负担检测费用。每次检测的结果必须当作政务信息完全公开,供企业和消费者查阅监督。
其次,目前我们国家和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行业相比,缺少一项随机检查制度。在日本和欧盟,随机检查项目主要针对的是非法定检查项目。也就是说,除了国家制定的严格法定检查项目以外,食品检验部门必须根据知情人举报,新闻报道,甚至自己的经验和常识来启动对某些食品法定项目外项目的检测。在检测中如果发现某一个行业的普遍问题,这一检测项目,就是立即补充进入法定检测项目。这项制度的缺失,恰是近些年国内一系列食品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
以三鹿事件为例,三聚氰胺并不属于国家在食品行业的的添加剂,因此,食品行业的法定检测中,并不包含三聚氰胺的检测,因此,三鹿事件爆发后,质检部门出来抱屈说:国家没有规定检测,我们怎么能检测出来?总不能我们把所有有害物质都检测一遍吧?这一说词貌似有理但问题并不如此简单。
奶制品行业在前端掺加三聚氰胺或者尿素,新闻媒体早有报道。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还专门做过这方面的暗访,完整地拍摄了不法奶农往牛奶中掺加尿素的全过程,这样的新闻全国播放,相信质检总局的工作人员也能看到。再者,不法商贩在市场上公开销售三聚氰胺时,干脆取名“蛋白精”,此前媒体也多次报道,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不可能充耳不闻,可他们为什么不针对本地奶制品进行三聚氰胺的检测?另外,即便没有上述报道,三鹿出问题的那款产品,仅凭常识就能看出问题,500克奶粉售价18元。现在鲜奶收购价在6角钱左右,按照每9斤牛奶产出一斤奶粉来计算,三鹿这款产品如果完全用鲜奶制作,连成本都无法收回。这种超低价产品,本身就应该引起质检部门的注意,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检测。造成三鹿悲剧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在制度上没有要求质检部门必须根据各种信息进行非法定项目的随机检测。看看日本的例子,中国新闻媒体只要报道某一食品行业的问题,其国内质检部门就会立即启动随机检测,对中国出口的产品进行非法定项目检测。这一制度,当可以被国内质检部门立即效仿。
如果中国建立起食品随机检测制度,我相信,更多的食品行业问题会大面积曝光,不信,质检部门可以现在就去查一查大闸蟹里的抗生素,韭菜里的农药残留,甲鱼里的激素。这些长期被人诟病,并广为人知的行业秘密,都是在我们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大行其道,并仍然在坑害着消费者的健康。
第三,在目前企业自律尚未形成气候的情况下,政府的质检部门不能只检测成品,有必要将检测项目逐步延伸到企业内部的原辅料。像前面说到的许多饲养行业,问题主要出在原辅料上,但在成品检测环节却很难发现。目前,原辅料检测制度只在出口食品企业局部实施,但其实,出口企业由于面临国外政府的严格审查,企业基本都建有严格的原辅料检测流程。而内销企业这部分,却恰是企业内部管理最为松散的薄弱环节,正需要政府加强检测力度。然而,我们的检测布局却恰恰相反,外销食品重重检测,内销食品却只针对成品简单检测国家标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连续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实在很难说是偶然之举。
最后一个问题,质量检验需要大规模仪器成本的投入,这也是许多地方质检部门无法实施严格检测的理由。不错,一套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投入都在千万级,如果每个县市都普遍购买,成本十分高昂。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的体制,每一个政府部门,像质检,畜牧,农业,环保,出口检疫部门都在自己花巨资建设检测中心,而负责任的企业也在购买仪器自建,这些检测中心互相封闭,各自为政,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没有检测力量的部门也不能有效开展检测工作。而日本的经验是:不管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可以自己建设检测中心,但一旦达到标准,所有的检测中心就对全社会开放,监测出来的结果均有法律效力,这样一来,政府的质检部门完全可以依靠其他检测中心的资源,完成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检测。在食品行业频频出问题的背景下,这一点绝不是个小问题。
当然,上述制度实施的前提,是政府检测部门的责任心和主动作为,没有了这两者,再好的制度也是摆设,而这,需要另外的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