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企业发展应对之策
——特为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型而写
本文内容全部来自CRO产业升级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江伟华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信息部副主任 CRO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背景: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许多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突然发生,事前一点预兆都没有。在经济领域里,从年初开始,国内中小企业传来了倒闭潮的声音,在重要的5、6、7三个月份,珠三角、长三角转型的呼声和相关的舆论成为奥运热点的次热点问题。在经济领域,转型已经是最为火热的话题。
一时间,产业转型问题已经凸显在风浪口上。
CRO课题组从2003年开始研究产业转型。经过几年的实践,课题组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活动,获得了一些关于产业转型的初步研究成果。从2006年12月份开始,CRO从医药产业转型的研究与实践中获得了重大的认识突破。经过系统化的理论总结,课题组将创新的产业发展理论、企业管理理论、营销理论指导项目实践。我个人把这个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称之为行理论指导新实践的过程。
之后,我们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总结,成功运用于服装、消费品、文化产业之中,通过实践的检验,发现这套理论有其广泛的适用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关注我国经济的转型,课题组将产业创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归纳,并形成了本文。因此,期待着它为正在研究经济与产业转型的企业界、学者届提供一些参考的建议。课题组寄希望于本文的观点对企业界、学术界有所帮助。更希望大家一起探讨!课题组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字:产业创新、产业转型、转型对策、企业转型研究、政府转型研究
企业转型研究
研究产业转型,课题组从两个方向切入。一个方向是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作为研究产业升级发展的切入点,另一个方向是从企业发展的微观角度作为研究企业转型发展的切入点。此外,两个方向的切入点还指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还看待产业与企业转向发展的立足点。
转型涵盖了战略转型、技术转型、市场转型三大部分。其中,宏观与微观的转型在产业与企业转型层面进行了描述。
战略转型
战略转型,其实是指一个系统的工程。企业转型是指从微观上落实国家经济战略(也指产业战略)。既然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战略的指向性是十分清晰的。现阶段我国经济的转型就是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产业链迈进。整个国家的战略由企业分解,通过产品的市场份额来实现产业战略。
战略转型难!这的确是困扰产业界企业界的核心问题。30年的制造经验,对我们而言最为重要的经验部分只要指产品的制造这个环节上,但在产品的品牌、核心技术、市场份额、核心利润等方面,中国企业均处于弱势。与国外企业相比较而言,中国企业的国际视野和经营企业的能力还不够高,不够远!
加工业的却是一个低技术含量的产业,居多的三来一补贸易的企业适应了OEM的粗放型的发展路子。福建泉州体育品牌的聚集和成长,这说明了三来一补贸易企业是可以成功转型的。
转型难!难在思想上。从企业战略层面来实现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需要时间。在对企业转型的认识上,很多企业忽视了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家间的政治斗争、经济博弈会改变另一个国家的经济乃至于国家民族的命运。
从来没有一天像今天一样,三来一补贸易的企业终于感觉到了冬天的来临。只知道接单,却不知道如何在贸易中保护自己。当美元贬值之后,企业才明白自己其实离死亡不过24个小时。几万家的加工企业倒闭了!
若总结30年来的企业发展经验。应当说中国企业具备了低层次竞争的优势。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指同质化生产是我们的优势,价格战是我们的优势。当控制市场确不是我国企业的优势,因为我们没有品牌、没有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在高端市场,依然没有改变竞争能力弱的局面。
一个需要足够重视的问题,转型,到底怎么转?
转型在产业界企业界,多表现为茫然的症状。因此,转型怎么转?企业并不清晰,也不知道怎么做?
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摸索的过程,从制造到创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二天就能够实现的,因此,它需要企业从现在起,从改良经营方式、企业制度一点一滴做起,从渐进式积累力量和基础。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需要的是勇气和智慧!
战略转型落实到经营层面,就是要赶快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两个转变为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具体为要从单一的产品制造或销售转变成为经营资源的企业;二要从简单使用人力资源转变为经营人力资源的企业。
因此,企业战略转型从企业实践角度来阐述,就是要做好思想上、组织上、体制上的文章。
第一:企业要从思想上做好转型的准备。思想上没有变化或者说企业的经营者与决策者若没有任何转型的冲动,企业转型很难实施好。这是因为企业不知道如何转型?它对企业转型的认识是不到位的,是茫然的。不知道到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第二:要从组织上做好转型的准备。从人、财、物、制度等方面做好转型的准备,积极实施创新的企业制度,大胆创新,大胆突破。积极导入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人才同步发展的人力资源战略思想和体系,实现团队的稳定性、成长性与攻击性(企业外向型发展即业务市场型)同步的良心经营局面。
第三:要从体制上做好转型的准备。无论国企和民企,对其内部而言,都必须进行必要的体制改革。这只要指企业在经营模式要适应社会变化,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应当采取不同的体制来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30年来,我国企业一直在学习和探讨适合本土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人才使用模式。因此,30年来我们引进了很多的西方管理理论。非常遗憾的是,这些西方的理论并未在中国发扬广大,门派林立,纷争不止。但依然没有改变中国企业竞争所处的残酷环境。
对此,课题组认为,我们应尽快建议适合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管理理论。西方的管理理论对中国企业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管理学的新理论要新在哪里?课题组认为,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因此,我们的管理学要去研究人,去研究人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才能买命的工作,才能甘心付出一切。但这种付出必须保证他们是出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愿意付出的努力,并不是来自压榨式的企业管理或者说被动付出的。“发展人”理论的提出,正是在珠三角、长三角转型过程中从实践而来。
“发展人”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管理要以人为本,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从卓越走向辉煌的人生历程为出发点,点燃每个人心中的激情,让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变成为现实,这一切源于“发展人”理论体系的建立!
课题组结论:
战略转型是方向,没有了旗帜的指引。产业转型、企业转型就没有方向感、没有目标感,就会迷失在产业竞争的长河中。
为确保产业转型、企业转型成功。企业必须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体制上做好转型的准备,真正做到战略上重视转型、组织上实施转型、经营上摸索转型。唯有如此,产业转型和企业转型的意图才能实现。最终,实现以持续的创新赢得持续的竞争力!
技术转型研究
加快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创新,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是应对企业转型的微观策略之一。技术缺乏,是我国企业竞争力较弱的根本原因。
如果把合资企业、外资独资的技术与国内企业分开,很明显,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我们的轻重装备技术都缺乏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如果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么对认识我国的企业技术实力就有了清晰的认识。
没有技术拿什么与人抗横?因此,从技术升级角度来看,应对产业技术升级的策略应最少涵盖五大范围,具体的应对之策为:
(一)用IT技术融合传统产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信息化促工业化发展。这条应对之策来自政府的提法,当在企业实施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只将作为销售方式之一,并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很显然,阿里巴巴的成功只是因为认为它是一个很好的吸引订单的平台而已,对信息化促工业化发展的认识不足,是企业发展被动的原因之一。
信息化的优势在于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高管理和生产作业的效率,减少时间成本和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拓展生意来源,提高企业知名度。用信息化改造企业等于实现了管理精准、成本节约、销量增加、品牌提升等目标。
(二)加快技术投入,加快技术升级。
加快技术升级需要投入。没有钱投入是不行的。国内企业对技术投入不够,往往是引进的一套设备使用十几年,多少年来从不进行技术升级。因此,在生产品质、生产规模、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往往落后于国际市场。
所以,加快技术投入,加快技术升级一定要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没有高新技术作为后备支撑,企业难以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三)引进高新技术与设备,获得先进生产技术,使产品升级换代。
要有国际化的视野,紧盯世界技术发展放心。引进最新的技术,升级换代现有的产品线、研发能力,才能站在行业的追前沿。
但是,在引进设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引进先进的人才和知识,这才是物有所值的。很多时候,企业引进了最先进的设备,却不会使用。很遗憾,这是注意到了设备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人才与知识的重要性。
(四)跨部门合作,建立开放式的科研平台。
开放式的科研平台,企业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对大学、专业机构、研究者个人进行广泛的合作。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技术,企业就与进行合作。这期间,科研平台既可以是自己投钱投设备,吸引人才,也可以与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参与技术研发,获取技术的知识产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储备。
(五)OEM代工企业的出路。
课题组将OEM代工企业的技术升级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专门性建议。
建议一:技术升级,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促进规模化,提升产品品质。
建议二:技术升级,引进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建议三:技术升级,信息化改造企业生产管理流程,扩大市场份额。
建议四:技术升级,品牌化转型。
建议五:技术升级,以先进制造能力,以服务赢得跨国企业的定点业务合作。
备注:无论OEM是否确定转型。假若一旦确定,那么引进专门专业人才将是其发展业务的核心。注意,一定是人才帮助企业获得超常规的发展和利润,它绝对不是机器带来的。
课题组结论:从现在起,我们的企业一定要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最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来关注。将技术升级作为实现企业战略意图的方式之一。
市场升级
同样的产品。品牌的产品比无品牌的产品至少要贵上200%-300%。因此,企业市场转型我们第一个需要正是的问题是品牌问题。
应对之策之一,实施品牌战略。
这个话题很早就有,很多企业就是没有把它当回事。当代工生产没有了希望,企业生存也就遇到了难题。一夜之间,工厂就消失了。24小时不到的时间,做了近几十年的生意说没有了就没有啦。
生产3万件的订单玩具不如卖1000件玩具的利润。可想而知,现在的加工利润有多低。因为没有了品牌,生产性的加工厂连最低的5%的利润都无法实现。
所以,课题组建议,企业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才是成功转型的关键。
应对之策之二,实施渠道战略。
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苦楚来自于没有自己的渠道,不能有效控制终端。因此,渠道战略怎么做?
课题组倡导企业大力建设属于自己的渠道。对于产品营销而言,无非就是用最为直接的办法找到销售终端和消费终端。因此,在渠道战略中,课题组将渠道战略分成为两个类型。
第一个类型是产业资源配置平台。这个平台是从战略上为企业获得产业、资本、人才、传媒、大学、政府六大资源。这六大资源要素可以随意组合,形成不同类型企业的战略取向原则。
第二个类型是产品资源分销平台。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产业角度作为渠道建立的切入点,也可以选择产品角度作为渠道建立的切入点。
在赢得市场后,对于增加销量和深耕细作上,可以将消费终端作为应对之策。这样,企业可以主动控制市场,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课题组建议,对于有实力的企业,一定要学会掌控市场。建立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竞争策略和竞争体系。
非规模企业怎么办?如何实现成功转型?
没有规模,没有实力,是不是就不能转型。也不是?课题组为非规模企业提供了专门的转型对策,具体是:
策略之一,把握需求。把产品的设计交给顾客,满足他们消费的欲望。我们提供服务。最新的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是有人把6.6元人民币的解放鞋在美国卖到了75美元。这个策略企业可以很好的研究,课题组讲的这个策略是指正在向我们走来的最新营销理论——产销融合。
策略之二,品质第一策略。没有卖不出的产品。这里有一个前提,产品的品质一定是过得硬,能够赢得消费者信任。所以,以质取胜是根本。
质,有多个含义。一是指基本的质量。另外也指多样化的款式和型号。
策略之三,时尚化改造传统产品。这需要看企业的设计能力及对市场的判断能力。上面讲的解放鞋的案例就是成功的。
策略之四,网络建设的能力。能不能快速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形成庞大的销售能力,取决与产品。另外,针对互联网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利益互联网的管理能力也是能够帮助你开创新局面的法宝之一。
策略之五,个性化服务的能力。物质极度丰富后所呈现的规律就是个性化。你能不能带给你的消费者独一无二的消费思想和个性主张。如果能够做到,那么相信企业一定能够成功转型。
最后,课题组提示所有的企业,现代社会,信息的占用量和使用量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成败!因此,建议企业要将情报收集能力作为一项企业经营战略,加以重视,加以运用。情报战略,非常重要。
对于向外扩张的企业,如何转型呢?
借助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良好契机,到海外去。走出去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热点话题。当企业如何走呢?
课题组针对外向型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大力实施走出去策略,首当其冲是情报战略。收集情报,整理、分析、总结出对企业发展有利于的战略决策参与依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个环节一是要注意建立情报信息来源,二是要熟悉投资地的法律和风土人情。
其次,制定投资策略,建立根据地。具体而言,企业可以自建渠道(成本高,风险大,但对未来有利)、寻求代理商合作(风险小,品牌效应难以显现)、战略合作伙伴(相互持股,容易进入)、建立工厂、建立工业园区。
再次,实施本土化的经营策略。网罗本土人才。
最后,确定规划化发展的模式,大规模的融入它国文化,成为其中的一份子。碍于篇幅,本文对很多问题只是提纲式的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