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动式理赔成为常态


汶川大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把全国人民空前地团结了起来,也把保险公司应对巨灾的能力充分调动了起来。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各家保险公司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他们的理赔服务。面对险情不断的灾区,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深入灾区,主动理赔,迅速赔付,赢得了灾区保户的称赞。

地震后,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新华、泰康、太平等寿险及财险公司地震后迅速启动抗震救灾理赔服务应急预案,开辟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程序,缩短结案周期,提高理赔效率,改善保险服务。各公司不再倚赖客户报案,而是主动通过电话回访、短信、电台、报纸广告、现场理赔服务站等多种形式,开展"寻找客户"行动,主动告知客户所有人身险种均包含地震风险。针对因受灾导致保单丢失的客户,很多保险公司都提供地震相关案件无保单理赔服务。

中国人寿业管部副总经理房海燕说,在中国人寿接到的上万件报案中,百分之90以上件为公司主动核查,不足10%为客户报案。“以前我们是以客户提供申请资料作为理赔的依据,现在则改为以客观事实的准确认定为主要依据,这个准确认定的工作由保险公司主动完成。换句话说,就是要由我们的查勘人员,帮助客户认定出险的事实,包括对受益人的认定。”
    地震已经过去了很久,灾区人民心灵的创伤还没有愈合,保险业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战役中打了个出色的胜仗。最典型的是,广大保户平常抱怨的“投保容易理赔难”现象大大减少了。原因何在呢?

最大的原因不是保监会或保险行业协会三令五申,而是各家保险公司积极主动式的理赔服务暖了保户的心。种瓜者自然得瓜,主动式理赔的影响是把保险公司的社会形象往上拔了一大节。

这时候,我们不禁要想,如果这种主动式理赔服务模式能作为一种常态存在的话,恐怕“投保容易理赔难”的现象就会成为历史,保险业的发展甚至会因此而改观。

那么保险公司的理赔部门是否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答案是肯定的。解决方式就是树立主动是理赔的理念,设计科学严密的内控体系并付诸实施。

主动式理赔理念的树立是思想基础。保险公司是服务类型的公司,而理赔是保险公司服务内容的核心。只有在客户出险后,迅速及时地出现在客户的身边,为他们在雪中送炭,才能够真正体现保险的价值,才能够让客户认识到保险真得很“保险”。随着保险市场竞争力的加强,让人欣慰的是,多数保险公司都已经认识到了理赔服务的重要性,于是纷纷推出花样繁多的理赔服务,其落脚点可以高度概括为主动式理赔服务。比如,2008年的3.15活动中,太平洋寿险公司提出了主动式理赔服务模式。当然,主动式理赔服务不能是口号,也不能沦落为运动。不能在“理赔质量年”过后就忘了主动式理赔,也不能在“客户服务节”结束就结束了对客户的主动式理赔。主动式理赔应该成为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的基本信念,这种信念要让每一个理赔人员都坚信不移,并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

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科学严密的内控体系及其具体执行。主动式理赔要求理赔部门根据客户需要设计科学的理赔流程,举例说明,理赔手续能简化的要简化,理赔资料能主动收集的要主动收集,报案方式能多样化的就多样化,理赔调查能尽快进行的就尽快进行,赔款能尽早赔出的要尽早赔出。在这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有很好的风险控制,不能因为简化手续和资料而让保险欺诈者蒙混过关。这次地震灾害中,行业协会和保监会乃至保险公司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不用客户提供保单就可以理赔的做法。这种做法平时是否就可以应用呢。应该没有问题。在实践中,笔者就注意到大多数公司都需要客户提供保单原件作为索赔资料之一,其实这个原件的提供对于保险理赔的帮助并不大,因为每个保险公司都留存有保单,自己对照系统查一下就可以了,何必再多此一举,让客户提供呢?

保险公司是否有足够的人力将主动式理赔服务付诸实践呢?主动式理赔服务在某些环节增加了理赔人员的工作量,但总体上这种服务模式会节省不少工作量,更重要的是,理赔的效率将大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将大大提高,再考虑长远一点,理赔服务的营销功能将得到大大加强。在产品差别无几、价格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哪个客户不愿意选择服务质量好的公司,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公司呢。

从以上的分析看来,主动式理赔模式不仅理论上光鲜靓丽,实际执行中也不存在什么困难。如果说有障碍,恐怕也主要是思想上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聪明的保险公司不会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打服务牌,而服务牌打得好不好就看理赔服务好不好。让主动式理赔成为常态,不仅提高保险公司的信誉,也能够加强保险公司的营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