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九月十一日电 (记者 殷春永)甘肃省卫生厅今天中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该省发现多例婴儿泌尿结石事件首次对媒体作情况通报,并呼吁大力推广母乳喂养。
此次通报证实,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境内一家医院共收治患肾结石患儿十六例,月龄大多为五至十一个月,病儿病情重,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日前,全省市级以上医院对二OO六年至二00八年该种病例进行检索。目前,全省共上报病例五十九人,死亡一例,分布在二十四个县区,以农村患儿为多。二OO六、二OO七年未报告病例。(9月11日《中国新闻网》)
针对“三鹿牌”奶粉某型号、某批次是否为本次事件罪魁祸首的问题,昨天的《兰州晨报》一篇题为《三鹿表示本公司没有18元价位奶粉》的文章中介绍,三鹿集团传媒部崔彦锋部长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可事实很快就揭穿了该部长的谎言。昨晚22点后,《新华网》一篇题为《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 有关部门紧急调查》的文章报道,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奶粉作为食品类,其产品质量的监管,中国至少有四个行政管理部门在做这同一件事,这四个部门分别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部。虽然此次“大部制”改革让国家卫生部兼并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省以下目前仍是自成一体。
从表面上看,这么多的部门对食品实施综合管理,显得政府对食品管理的高度重视。可事实上是,这样的综合监管是极为无效的,遇到好处大家都去抢,遇到难题又相互推诿;为了各自的部门利益,有时候竞相巴结、讨好被监管对象,玩猫和老鼠的游戏;有时候又使用恶意监管以逼被监管对象就范。多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
中国的机构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职能交叉、职能重叠现象到处可见,让大家期望值极高的“大部制”的宣布,让老百姓很是失望。
在食品管理这一人命关天的大事上,之所以出现如此乱象,根子在于“出了问题,无人需要担责”。四年前,阜阳毒奶粉事件曾导致多名儿童死亡,更多的孩子成了“大头娃娃”,舆论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可相关监督部门似乎没有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没有看到哪一位官员受到刑事处罚,这也为日后毒奶粉的继续泛滥埋下了祸根。
对食品和药品的管理,国家早就应该明确授权由哪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去全程管理了,同时应明确出了问题各级领导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相应责任。如果我们能看到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某部长引咎辞职的消息,中国也就再难出现毒奶粉了。
而由四个部门同时监管食品质量,我们该去问责谁呢?
我首创的网络新雷词:裸体做官
还有多少贪官在“裸体做官”?
我的相关文章
商务部组建市场秩序司,显机构改革乱象
县政府1正11副,两年后继续在任仅5人
我的近期文章
副部级嫖妓逾百,米凤君或将再破吉尼斯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