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来保证奶粉的安全呢?
宋公明
近日来,网民们对三鹿奶粉出现的问题义愤填膺,口诛笔伐,声浪颇高。不过,问题既然出了,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义愤上,更重要的应当是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大头娃娃事件是因奶粉中蛋白质严重不足引起的,而这次肾结石事件,据说是因为厂家为了让蛋白质达标,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造成的。
如果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这都是钱闹的。厂家唯利是图,竟然不顾他人死活,实在令人发指。
然而这么一说,就要牵连到市场经济,弄不好就有可能把罪过加到市场经济头上了,从而给“小左”们反对市场经济否定改革提供口实,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当然,也不能说毒奶粉是改革的成果。而应当说,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这帮穷鬼们才有可能吃奶粉,否则,他们只好喝玉米糊,还是稀的。至于毒奶粉嘛,这是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改革还不够深入,左的干扰还没有完全清除,市场化的程度还没有到位,等等。所以,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去解决,坚持改革不动摇。
那么,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来保证奶粉的安全呢?
第一, 是立法。改革就是要依法治国,一切都要依法办事,凡事都要先立法,然后才能有法可依。现在虽然已经有了《食品安全法》,但是显然并不能保证奶粉的安全,而奶粉的安全又非常重要,所以完全有必要制定《奶粉安全法》。立法,是改革开放头等重要的事。要深化改革,就必须继续立法。
第二, 是明昕产权,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所有的奶粉生产企业,都应当私营。如果是国企,就要赶快买给私人,或者买给外国人。产权到了私人手里之后,“有恒产者有恒心”,老板“自然”就会注意产品质量和安全了。例如煤矿,买给私人之后,煤老板“自然”就会加大安全投入,矿难“自然”就会减少。当然,即使出了事故,也是私企老板的事,与政府无关了。
第三, 是加强社会第三方的认证。例如ISO质量认证,要尽快开发针奶粉生产企业的专项认证。有人说认证是骗子,这是对认证别有用心的误解,所以要通过认证经续深化,覆盖到各个行业,深入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才能使认证发挥作用。当然,对认证机构也要认证,谁有资格认证呢?当然是由政府主管认证机构的部门来定。
第四, 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奶粉企业发放专项生产许可证,除了QS绿色环保标志,还要加发奶粉安全专用标志。有人说这是形式主义,这是对管理的无知,形式就是管理,没有形式,要管理机关干嘛?
第五, 要加强生产监控。奶粉生产企业都要聘请生产监理人员,实行24小时跟班作业,最好实行人盯人,每个生产人员配一名监理人员,随时制止违章作业和非法生产。
第六, 要改变政府职能,要坚决制止各级政府对奶粉生产的干预,让奶粉生产销售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让无形的手去管理,那么问题就会“自然”解决的。即使有毒奶粉出现,也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该谁赔偿就让谁赔偿,该让谁倒霉就让谁倒霉,为企业解除负担和后顾之忧,让企业放手大干,政府应当对“原罪”采取最大限度的宽容和理解,保护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这样,毒奶粉的问题“自然”就会解决了。
那么,做到以上几点,是不是就不会出毒奶粉了?当然谁也不敢打这个保票。不过,即使再出现问题,仍然可以通续继深化改革去解决嘛。须知,问题总是会有的,所以深化改革也是无止境的。问题越多,改革也就越深入,所以要坚持改革产动摇,不断深化改革。
改革中产生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问题越多,改革就越深入。明白了这一点,当个改革家也就不难了。
200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