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业策划人 杨鹤群
从地产界等发表准备过冬的言论开始,到房价下跌、再到“房奴”断供事件,土地流拍现象的频频出现,地产商的虚假销售报表……我相信现在没有人否认冬天的来临,只是,这个冬天会有多长?真正的寒冬在2009还是2010年依然未知?
什么是地产冬天来临的征兆?我以为泡沫破裂就是房地产冬天的来临。我们不去研究房地产市场究竟存在多少泡沫,而来探讨房地产的泡沫究竟是否有可能破、何时破?!
那么,到底是到怎样一个临界点,房地产泡沫才会破裂?——房价的走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整个中国的经济,二是中央政府的政策。
曾几何时,“831”、“国六条”、“国八条”、“加息”如一股股寒风挂向楼市,每次都引起无数开发商“寒流来袭”的恐慌,尽管制造呼唤政府“救市”的舆论浪潮汹涌,但是主观意愿规律却无法改变客观事实:凡是有泡末就会爆炸,只是早晚的问题。
随着一系列的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表明: “保持房价整体稳定” 主旨思想非常明确,目的是以免过快的房价增长而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于是从宏观调控到政策调控对地产业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而具体,而今《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的出台,则是——央行敲响“房产救市论”丧钟。
《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主要内容有三:
其一:“节约集约用地项目优先予以金融支持”。表明着力于对用地效率的项目进行支持和引导。工业用地方面,将有利于“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开发区纳入支持视野,等于将金融、土地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捆绑,加大了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对居住项目,则与既定居民住房发展规划一致。金融支持指挥棒的松紧方向调整,将更明白无误地向开发企业传递政策信息——盘活存量用地将受到多方位支持,执意豪赌乃至囤积土地将受到市场、资金等多方位打压。
其二:暗示了对“违规地产商”的惩治开始。“对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开发商业性房地产的,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对购买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住房的城镇居民,不得发放住房贷款。”这后面表明,金融监管部门不得支持给所谓的“小产权”建设项目融资,同时一定会对大家普遍认为“关系运营商”的违规行为进行惩治。“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央土地政策的红线,如果变相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用作城镇居民住房用途,必将受到处罚。而仍然希望靠关系拿地、靠关系融资等的地产商的梦想都将粉碎。
其三:“严格建设项目贷款管理”。其中最惹眼的是“金融机构禁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专门用于缴交土地出让价款的贷款”。传统上,中国地产开发商的经营手段本质属于“空手套白狼”。哪怕土地证还并不属于开发商,只要通过花样翻新的手段搞定某人,就可以圈定某地,进而可以一边忽悠银行贷款、一边忽悠建工企业出力。大型开发企业中,靠自有资金而非贷款方式缴交土地价款的情况并不多见,更多开发商高利润的取得是以高融资成本为支撑的,而新政策规定,地产商开发项目自有资金比例从30%提高到35%,光是这5%,就逼得不少地产商卖地改行。金融干预似乎能够让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时间更早地到来——没有资金、有地的撑死;没有资金、没地的饿死,地产冬天对地产商的猎杀是必然的现实!
如何面对走近的冬天?如果我们再想像一下:央行再一次加息?人民币升值压力释放,外资从中国市场撤退?房价继续飙升,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坚决持币观望?抑或广州、深圳楼市掉头向下,如上海般低迷,带动全国大势走低?或者是某个开发商巨头突然爆出财务危机,引发市场恐慌?再加上国际上受美国经济萧条的影响,中国很多行业现在都不景气,很多企业同样无一能幸免于难,只是在冬天到来的时候你能抗多久、能否挺过来。
时至今日,随着成交量的萎缩,利空消息的涌现,楼市的金秋正悄然过去,“地产冬季”成为最多地产人和投资者面对的残酷现实,于是出现地块流拍、原料大幅上涨、写字楼大幅空置、租金下滑、二手卖盘激增,甚至会引发只租不售局面的逆转。地产商面对冬天的行为也发生了实际的改变:从项目的拿地、立项、设计、施工、销售的周期转变增加了更为详细的调研论证前置:考察地段、理念设计、文化沉淀、结构投资等都更为谨慎地向专家咨询。这些已让整个社会都感到了一股寒流,并且是逆风而来的刺骨寒潮,一步步走近冬天。
面对冬天的走近,使得缩减开支、“挖洞积粮”,成为很多地产商准备过冬、规避风险的选择。
冬天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拿冬天不当回事的态度——但是对于那些只盯着两三年间的事情,对更远的未来极为漠视的地产商们,只盯着区域市场自己长势良好的三亩两分地沾沾自喜,看不到外来大鳄虎视眈眈的猎杀目光,缺乏对行业发展洞察力的企业,不能发现行业本质、也正确评估自己的投资承受能力的地产商,当然无法适应严寒的冬天!
也有地产商将趁“冬天”大量买地,香港恒隆地产透露——在恒隆地产看来,内地房地产市场的熊市,恰恰是投资房地产的最佳时机。他们正好可以借机在内地大量收购土地,开发大型商场和写字楼。
所有的金钱都是一种表达经济的信念,而经济的一半问题是心理预期——经济下滑、CPI居高,显然是百姓对未来信心不足。而百姓的呼声也在等待中高涨:别买,房地产冬天已经来了!等它降到5000再买……。
面对冬天的走近,我们相信这样一句管理名言:永远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企业。目前看到的是逐渐趋冷,温度在不断下降,在触底之前是极其痛苦的,这需要耐心和毅力熬过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等待春天的到来!
如何御寒、如何避免致命之“寒流”,是对地产商对智慧的尊重程度和自身耐力的考验!
【后记】知向背捭阖纵横,贯中西奇胜正合。杨鹤群不唯书、不因循守旧,力争做中国最务实、最理性、知识最全面的职业策划人、问题解决者!
(智慧联络:136-0551-3675 ;QQ:403923867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