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谢亚龙下课”的口号声被外国人当作“阿根廷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响彻赛场内外时,足够让人惊艳,中国男足已经成为已成国际笑话。要想评选最佳球员难于上青天,但要评选最差球员却是如走平地,男足的得票率一定是大满贯。中国男足四年的“精心”备战北京奥运,换来的只有两张红牌和两负一平被对手打进6球只攻入1球的战绩全面出局。
再看一看国足队的表现,即便在面对新西兰这样的弱旅时也险些被对手击败,中国国奥队的奥运会之旅可谓输得彻底是何缘故?奥运大战期间,国足队员居然还跑出国奥队入住的酒店去外面开房!惊叹震惊!再多的豪言壮语也就“在外开房”的一瞬间便已荡然无存了,还哪有旺盛的激情去挺进足球了!可悲可恨!
北京奥运会谢幕了,国足全面溃败了,国奥队解散了,那么男足主帅谢亚龙会不会下课?我们现在能知道的最有力度的说法还是中国代表团一位官员的话:“足球失败已经是既定事实,必须有足协领导出来承担责任。按照中国足协的惯例,对谢亚龙的下课好象是不可能的,也许会轮岗,但至于去哪里?是否平级调动?
不过,也许会有人发问:“若谢亚龙下课,那么谁又前来上课?”如果一个“谢亚龙下课”就能解决中国足球的所有问题,那么解决中国足球这道“进球”的难题就会容易多了!此前中国足协的一次次“人员调动”,我们看到的还是伤痕累累、体无完肤......为什么偏偏足球就一直让人如此寒心呢?
正象在8月14日国奥队总结会上,一名主力球员说:“我们这次没能够从小组中出线,有对手过强,也有自己没有发挥出水平的关系。有些原因是主观上的,甚至是个别人故意造成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良心,为了小组出线,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汗水,可有人在奥运会赛场上做出了对不起球队的事!”
“爱之切,痛之深”,中国足球已经到了最危难和低谷的时刻,奥运会的全面失利,恶劣的大环境,球迷的不满,足球从业人员的沮丧,而真正可悲的是整个国家的民众对足球已经从失望走向了绝望,让足球在中国这块土地成为了众矢之的。是抱怨,是沮丧,还是放弃?怎么做才能改变中国男足这种困境状况?
前亚洲足联秘书长维拉潘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时认为,中国现行的足球体制存在重大缺陷,人才培养系统等一些环节出了问题。他说:“现在中国足球需要一场革命,中央政府以及体育、教育部门必须要联合采取措施来建立一个新的足球体系,必须要在学校内开展足球运动,足球应该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需要体育和教育部门之间互相合作,才能把足球真正引进到学生体育运动中。同时还要建立各个年龄级别的、健康的联赛,这样才能保证国家队有充足的后备人才。建立这样一个体系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起齐心协力、并在一些专家的指导下才能做好。”
针对目前中国男足的现状,摆脱“外来的教练会念经”的思想,扭转男足乾坤是换帅还是换管理机制?振兴男足是靠换帅还是靠彻底革命?
笔者认为,仅仅靠频频更换主帅而不从根本上彻底革命是难以走出低谷困境,造成国奥队全线溃败,问题固然很多,这里面有管理的问题,有备战的问题,有主帅指挥的问题,有教练排兵布阵的问题,有队员素质和技术的问题,但更深层面就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这才是导致国奥队败北的根源。
男足换帅不如换思想、换制度、换机制。对我们所有的足球从业者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足球革命,要有个长期稳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计划,不能搞功利足球和政绩足球。从娃娃抓起,有一个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振兴足球工程体系,向国家乒乓球那样,知耻而后勇,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愈坚,任凭风吹雨打,靠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会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相关链接:
中国男足兵败“走华容”,还能“绝处逢生”吗?
为啥不让国足去参加“跆拳道”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