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这是欧洲近代一位大人物的话,在历史教科书中广为流传。但背后的隐语是:活一天算一天,只要自己今天过得好,国民的死活,国家的前途都可以不考虑。
最近关于房地产救市的声音日嚣,好像世界真的到了末日。奇怪的是,主张救市的人却又死撑着看好当前的房市。这就陷入了逻辑的困境,既然房地产市场前景这么好,还呼喊救市干嘛?任何主张都要有论据支撑,而公众既没有看到银行的坏账数据,又没有看到对断供人群偿付能力的调查数据,凭什么让纳税人养活的政府去服从利益阶层的支配呢?
至少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个救市论者能够拿出充足的理由让人相信房市需要拯救。
没有哪个理智的政府和金融当局会冒着吹大泡沫的风险去拯救资产价格。美国次贷危机就是鲜活的例子(危机之前美联储降息举措导致泡沫吹大,看似曾就拯救了美国房市,却不知带来更大的危害)。中国股市2007年的例子也说明了问题。当5,30印花税政策出台后,由于具体措施不妥,社会压力巨大,导致后续的调控措施没有出台,甚至不得不频吹暖风。最终导致股市泡沫在6124点破裂,无数投资者被高位套牢。试想,如果当时让股市冷静下来,会有这么多人亏损吗?
要知道,物理学上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在没有有效支撑的情况下。抬得越高,摔得越惨。对自由落体如此,对资产价格也是如此。
当前在市场不明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做的是掌握房地产金融的真实数据,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真实数据和居民房产消费的实际购买能力。而不是所谓的救市。
喊叫救市很容易,但一定要防止所谓的救市举措成了推高泡沫的动力。
借救市来解套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只要在救市的环境下顺势抛出就行了,不但利润更大,而且风险与负债让别人接盘。但留给中国金融的则是进一步放大了的风险。要知道,任何泡沫,如果真的存在,那么,让它在低位破灭的危害一定是最轻的。如果真的有泡沫,盲目救市的结局就是崩盘,只是没有人能预料最后的审判是在什么时候。
关于救市这样轻率的话谁都可以说。此时,我不禁又想起那位欧洲人的话“我解套后,哪怕洪水滔天”。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