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开幕的政治与审美


奥运开幕的政治与审美

文/韩雨亭

这几天,我想关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评论已经很多了,中国人的、外国人的、文字的、视频的、博客的……当我们热情讨论时,很多真相和慢慢的浮现了出来。那迈向“鸟巢”体育场的一连串令人惊叹巨大焰火“脚印”镜头,结果证明这些“脚印”是电脑生成的图像。当漂亮的林妙可站在国家体育场中心演唱《歌唱祖国》的时候,我差点眼泪都冒出来了,那是多么干净、单纯、天使般的歌声啊。没想到,结果证明这实际来自另一名处于换牙期小女孩——杨沛宜的声音,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假唱,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一名高官。

在这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时,中国政府官员已努力地保持了开放心态,不干涉艺术家们创作,但“假唱”事件又说明了中国官员还是有挥之不去的控制欲。你看,要不控制,哪来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瑕疵?或许,他最初的出发点是好的,的确为了“国家利益”,让开幕式更完美一点,但他忽视了艺术规律,以及比“完美”更重要的品质——诚实。不过,中国的电视台文艺又什么时候诚实过呢? 但,它们都跟林妙可没有关系,她在我心目中仍是美丽的,可爱的小姑娘。她可能只有长大了才会明白,这是成人世界的交易与较量。

如果抛开这两个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瑕疵,我仍然坚持地认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完美的。我至今仍然记得,那天晚上,我跟几个朋友坐在巨大的电视屏幕前,不断地发出畅快地尖叫,事实上,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那晚,我也曾发自内心的感叹,但绝对没有尖叫。

为什么不尖叫?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华丽、恢弘、浪漫以及梦幻的场面。在看开幕式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杂念,就是被眼前一个又一个水墨写意,神贯气通,华丽的颜色,优雅的音乐以及恢弘的气势给惊呆了。张艺谋的确是电影导演出身,他非常擅长利用光和影,尤其是当那29朵焰火化为稳健的“脚印”,一步一步,向国家体育场“鸟巢”行进时。我不得不感叹这个创意的高明。这脚印,巨大而沉重,从古希腊走到现代中国,花了100年。

显然,这是一个具有高度集体主义意味的国家仪式,孔子的儒生三千,优雅的太极阵式,庞大的海上舰队,他们步调精确,动作高度统一,这种整齐划一肯定会产生一股巨大的气势,再配上绚丽多姿的服装、璀璨夺目的灯光,你不得不惊叹于导演者对于宏大叙事的掌制能力。从这场有上万人参与创作和演出的开幕式中,他不但让我看到了张艺谋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想象力,更让我看到了他军事指挥天才般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不过,他那“人海战术”组成的宏大场面可能会令很多人感到不适甚至不安,因为,这种开幕式让人想起了森严的国家仪式。从中国的西周祭祀开始,在官方的庆典仪式中,统治者们往往会把这种宏大的场面作为自己权力的象征,而非全民的狂欢。响亮的口号、统一的着装,集体的无意识,最终沦落为一个空洞的国家与民族意识,以及权力符号。

张艺谋深谙这种美学,只要你看过《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就会明白了,怎么说呢,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北方民族固有的美学观。张艺谋来自西安,传统意义上的“秦国人”。在他的电影中,充斥着华丽的色彩、残酷的暴力以及对权力的推崇。开幕式的与电影中弥漫的总体格调,在仪式感的处理上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极具强烈视听冲击力与大气的开幕式面前,象征的是一个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崛起,威严、庞大、统一,耳边充斥的是解说员肆无忌惮的赞美与歌颂,这多少让人觉得压抑,它甚至是对个体狂欢的侵犯。

但,这种典型的文人论调,多少显得有些矫情。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他们在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肯定没有这么多的联想,什么集体主义,什么政治,什么宗教信仰,什么文化垃圾,我才不管呢,只要好看就行了。站在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这么去思考问题是正确的,这样开幕式的确符合很多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作为一个单纯的观赏者,总不能都像政治评论员一样去喋喋不休,那多没劲啊。

作为我这位普通的观众而言,虽然喜欢前面儒生三千、方块成字的恢弘气势。但相对于这种动感之美,我更喜欢春江花月夜的寂静与悠雅之美。我观看了美国NBC电视台版的北京开幕式,拍摄的角度很到位,美伦美奂。伴随着江南丝竹的音乐之声,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幅非常华丽、脱俗的画面,我浑身如被电击般,这种感觉在我在北京大学观赏昆曲《牡丹亭》时也发生过一次。这是典型的东方审美,丝、茶、瓷器、太极,它们表达的是一种寂静之美,这是我喜欢的。当然,那首主题曲《我和你》被刘欢与莎拉•布莱曼唱得美妙动人,涤荡尘世,但我认为放错了场合。不过,在“梦想”那个环节的银河与点点繁星之中,的确让我产生的巨大的理想,那种想象力曾在童年时期,无数次闪烁过,这或许就是人类的希望吧。

在整个环节中,最令人心惊胆战的就是李宁手举火炬,夸夫逐日,他奔跑在光影幻化之中,很漂亮,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与运动之美,自由、健美、激情……不过,在最后举行入场式的时候,因为队伍过于庞大,在看了没多久,我就成功地进入了梦乡。

可能很多中国人内心都有一个强国之梦,这没错,但我觉得大家应该在狂欢的时候,花点时间,去思考一下自己与国家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个体生命到底需不需要那么多宏大主题,以及如何把国家梦想转换成个人幸福。

总之,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开幕式,我相信很多西方国家不太可能办出如此宏大的奥运会开幕式,他们的民众也很难完成这种整齐划一的庞大表演。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什么民族国家复兴的命题。在经历了繁荣之后,他们知道,真正的民族文化其实是无需用宏大的国家仪式来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