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官场上的“亲情” 中新社发 何影 摄
2008年7月3日,南方新闻网报道了《被近万群众签名挽留的“受贿”县长》一文,文中叙述,织金有部分群众搞签名留“受贿”县长活动,笔者就此问题电话询问了当地市民,他们说:“一个小县城就这么一点大,我们怎么不知道?肯定是朱永德雇用他人做的一场秀。”据报道,6月4日下午,朱永德已经调离织金,到毕节地区城建局任副局长。网络传言称,朱永德因接受该县扶贫办主任杨厚云贿赂,有私分国家扶贫款嫌疑,只是负间接领导责任而被调离。
据新华网贵阳11月26日电 贵州省织金县扶贫办原主任杨厚云因私分国家扶贫资金,同时犯有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罪,最近被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杨厚云贪污的127万元除部分被用于私分外,其余资金大部分被杨等人用于行贿送礼。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杨厚云送礼名单中,包括了时任县委书记张玮、县长朱永德以及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杨雄,三人均曾接受数额不等的扶贫款。杨厚云案发后,目前三人均已受到相应处理。
权力的魔杖的在金钱的诱惑下投降,朱永德清楚的知道杨厚云行贿的目的,当时为何不拒收?作为一县之长,朱是有意装糊涂,还是抱有侥幸心理。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扶贫办主任杨厚云向县长朱永德敬献厚礼,表白忠心,实为将来有县长关照自己。不可否认,朱永德在织金工作期间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毕竟未抵挡住糖弹的诱惑,在扶贫办主任的“糖衣炮弹”面前丧失党性原则,最终被俘虏、被拉下了水,触犯了国法。
朱永德在县长位置6年,面对光怪陆离的诱惑,身处五光十色的社会,其举手投足之间,是否怀有律己之心,非分之想?如果没有,为何要收受扶贫办主任杨厚云的贿赂?一个县长他应该明白,行贿者的目的,一是为官位,二是为金钱。而身居要职的朱永德县长知道对方的真实意图,更清楚这是犯罪?然而,这位县长没有抗拒这种贿赂。俗话说“警钟长鸣”。一些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时时自扫灰尘,耐得住金钱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否则,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只要胆敢拿权力作交易,最终会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
织金县扶贫办主任杨厚云现已判刑入狱,他在书记、县长等人身上的投资并未给他带来仕途上的回报,他削尖脑袋给书记、县长送礼,把官场当作市场,当成一种肮脏的钱权交易,最终受到了法律制裁。
如今,官场各种投资之风蔓延,有为官、有为钱,有的是找个保护伞,从中可以看出,是因为吏治太混沌,一把手权力太大!书记、县长直接掌握着官员的乌纱帽。个别地方提拔干部不是靠走群众路线,提拔那些踏实肯干、群众基础好、有真才实学的干部,而是依据下属与一把手的感情距离和投资了多少金钱给自己,作为决定干部任免的标准,一但被提拔者犯事,也有领导出面保护。于是,官场盛行“依靠千百万,不如跟着一人干”的潜规则,下面的干部通过各种途径打通与一把手之间的热线通道,提高自己在一把手心目中位置。
织金是一个贫困县,那里还有许多的冤假错案有待纠正,老百姓上访反映的问题亟待解决,作为县领导首先要坚持党的基本原则,妥善解决好自身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做好发展经济与社会全面和谐的工作,真心帮助群众,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依法行政,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做好了,群众的意见小了,人民自然会拥护你。
希望织金县的领导能从杨厚云等人的案件中吸取教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讲话精神,要切实维护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推动基层各项民主制度的贯彻落实,严格依法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关文章链接:
贵州:上访大县的“受贿”县长是否涉嫌犯罪?
http://www.weiquancn.com/article/show.asp?id=4793
贵州:法院宣判无罪 政府没收的房产何时归还?
http://www.weiquancn.com/article/show.asp?id=33
从小孤苦可怜 家中众多宅基被侵占
http://www.weiquancn.com/article/show.asp?id=32
小学生校内被伤残 医院错误治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