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辽商”群落形成的联想


  两位报社记者来访,谈到了他们最近的一个报道计划,希望在辽沈大地上探寻一下有关“新辽商”群落是否存在的问题。这是个有关地域商帮文化的话题,和大家耳熟能详的晋商、徽商、浙商、闽商不同的是,前者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及红极一时的鼎盛历史。而后者似乎是个新名词,很少听人提到过。我知道他们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探寻和挖掘,能够对辽沈地区新一代商帮文化及企业家群体有所发现,进而营造出更有利于地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与土壤。由此引出了我关于商帮环境培育的一些联想:

  贫瘠的土壤是可以改变的。说到辽宁,人们很容易想到的一个形象地称谓——共和国长子,这里曾经是新中国工业的发祥地,是计划经济影响最为集中的地方。从历史的角度说,它功不可没;但从市场积极发育的角度说,却又背负着较重的包袱。因此改革开放以来,这里一直是“重振”的首选,是需要被新兴市场因素激活的地方。而商帮文化强调的是诚信为本的市场环境、“抱团打天下”的仗义、源远流长的生意之道,必须承认辽沈地区在这些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显然这是一块对于生成“商帮文化”较为贫瘠的土壤,但正如土壤是可以改良的这个简单的道理一样,通过我们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客观环境当然也是可以改变的。

  首先,改变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商帮文化”的发育成长,从而促进本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辽沈地区各方力量的共同诉求。辽宁人的豪爽、仗义、两肋插刀,是很有口碑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在商场却更多地多了防范、少了互助与合作。以致在企业的发展中往往凭借一己之力、单打独斗,其结果不仅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会,也在自身的文化基因中,孕育了陈腐、落后、不思进取的种子。我就曾见过许多这样的企业,曾经有过不错的开始,但小遇即安的心理使其满足于衣食无忧、任啥不缺的状况,不思进取,始终在原地踏步。以致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取了个“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结果。

  造成这种个人、企业乃至社会的遗憾,固然有个人文化素质、经营视野的局限所致,但更主要的我认为应该从社会环境的层面寻求更深刻的原因。比如政府政策导向的原因,在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各级政府是当然的市场环境主体,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尽管很重视经济发展,但却更多地关注在了GDP、税收等这些即时业绩和那些形象工程上,对于社会创业氛围的营造、为企业间的沟通协作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条件、如何营造区域经济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等问题,我们的政府又想了多少、做了多少呢?显然,要形成辽沈区域经济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自然生长是远远不够的。要在转变观念、完善环境、营造健康和谐、富于地域特征的文化氛围上做基础性文章才行啊。

  对区域商业文化土壤的改良固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但却又必须从一点一滴的细致入微做起。比如运用舆论的力量努力营造适合“商帮文化”发展的软环境,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项工作,比如在媒体上开设探讨商帮文化发展的专栏,宣传区域内的商界精英的经营之道,设立各种有关商帮文化的研讨会、论坛、讲座和联谊活动,运用舆论的力量营造出一个全社会重视营造有利于商帮文化氛围形成的良好环境。同时充分运用业已存在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等企业组织,通过联合组织一些主题活动,为区域企业间的协同互动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也许,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由此会有效拉动社会各界关注我们本地商业文化环境的进步,正视我们在商帮文化发展上的现实问题和差距。知耻近乎勇,直面我们的弱点可能正是使我们强大起来的开始啊。

  或许我们还可以考虑由若干社会机构及媒体部门联合发起一个社会性的大讨论,发动广大市民及企业界人士,对于打造“新辽帮”这个命题,进行一次大范围、全民参与式的互动。这样做的好处既可以引起社会性的广泛关注,也可最大限度地广开言路,获得各界社会贤达的智慧支持,同时能够有效聚合民众对发展区域经济的关切度,并引起各级政府对此软环境营造的高度重视,从而赢得来自政府力量的强力推动,最终使我们对“新辽商”命题的关注,成为促进辽沈区域市场软环境完善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