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自掏腰包吃食堂告诉我们什么?


普京自掏腰包吃食堂告诉我们什么?

/汪华斌

从网上可知,俄罗斯总理普京来到鞑靼斯坦共和国视察‘阿拉布加’特区的‘北方钢铁’汽车公司;竟然是自掏腰包而且是排队吃食堂。报道说,参观结束后普京决定到汽车公司职工食堂就餐;身为总理的普京没有搞‘特殊化’,而是自己拿上塑料托盘;和普通工人一样排队买饭。在柜台前,他给自己点了一份面条汤、一份牛肉片、一份蔬菜色拉、一份米饭、一块馅饼和一杯茶;一起只要57卢布,约合人民币16块8角。

是啊!打完饭后的普京既没有找单间,也没有独坐;而是选择和工人们在一起,并且一边吃一边和他们交谈。有意思的是,普京因身上没零钱;便用一张面额500卢布的钞票交款,这下又难住了售货员;因为柜台上没钱找。见此情景,普京立即安慰她别着急,说自己一会儿回来拿钱。20分钟后,普京拿到找回的卢布了。

当然这种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作风,其实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这没有什么特别的,何况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看到不同的是,自己掏腰包吃饭;这应该是我国人难以理解的奇迹。虽然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可公款吃喝玩乐还是太深入人心;因此我们对普京的做法难以理解的,实际在自掏腰包这一点上。

是啊!公款吃喝玩乐是我们计划经济的产物,那时因为领导与老百姓的收入差不多;但领导的应酬多,所以出现了公款吃喝玩乐的概念。试想,如果不是公款吃喝玩乐;领导的那点钱还不够一餐吃的,所以我们有公款接待的制度;而且是按级别确定不同的接待标准。如我见到某国有企业,外来一般人员接待标准按快餐最高标准定;也就是每人每餐15元的标准,由服务员服务单独在小餐厅用餐。如果是副科级干部,标准为炒菜;即每人每餐30元的标准,但是由小餐厅现场炒菜;通常按人数多少定菜肴,就是一个人也有五菜一汤。如果来的是正科级干部,标准是每人每餐50元;通常是按酒席准备,也就是说八菜二汤的概念。如果来的是副处级干部,由厂领导安排就餐;标准为每人每餐80元,这当然最少也是酒席了。如果来的是正处级干部,基本是在酒店就餐;标准由领导定。

是啊!这些年来,老百姓不时从电视上上目睹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检查工作与平民百姓一起吃饭的感人镜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镜头既没有感动老百姓;也没有感动官员,因为我们的大吃大喝从来没有萧条过;而且是越来越红火,因为我们的公款文化已使我们很多官员不能自拔。

我认识某单位负责人,其单位收入每年几百万;外面兼职又是几百万。这样收入水平的人应该是有开支的吧,可他竟然没有地方花钱;因为他小孩是公款留学,不要钱;爱人是公务员,同样也是吃喝玩乐不要钱。住的房子虽然是复式楼,却是单位的福利房;按级别分的不要钱。出行的小车是公款的,连汽油都是公款全包。整天公款吃喝玩乐是公款,出国的衣服都是国家的;你说他要钱干什么,于是只好到全国各地到处买房子玩。

是啊!单位内部是公款吃喝玩乐,外出还是公款吃喝玩乐;到别的单位考察是公款吃喝玩乐,到下面调查还是公款吃喝玩乐。一个单位的负责人,领导来了要自己陪吃;去下级单位由人安排吃喝玩乐。就是去外单位,同样也有别单位负责人陪吃;到处是公款吃喝玩乐,这就是我们计划经济的尾巴;拿市场经济的钱,享受计划经济的待遇;连我们很多领导自己都不愿意,但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是我们特有的组织规定。所以有的领导大发感慨,‘想学美国明星当官不要钱,但又不能违背组织原则’。是啊!你看我们那年薪六千多万的高官,吃喝玩乐全部是公款;他的钱只能是炒房子,中国的房价能不高吗。

按照社会平衡的原则,你拿钱又不消费;这是社会学上的不平衡,更是社会的不公;因为你侵犯了别人消费的公平性。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保留这计划经济接待的尾巴。我们应该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所有的接待与招待全部是自掏腰包;因为我们现在到了领导具有支付公款吃喝玩乐的能力。我们如果继续公款待遇不变,实际是增大社会的不公。俄罗斯总理普京自掏腰包而且是排队吃食堂告诉我们什么,中国的计划经济待遇的尾巴应该割了;因为它成为我们现在腐败的源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