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


昨晚看了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人工智能》,想找个写的正确的影片介绍放上来,却没有。大部分说“大卫开始踏上旅程,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这说的不是敷衍就是太肤浅,不是这么回事。
无论在哪,甚至不知道看的是什么、或从哪里开始看,我就知道那影片肯定是一个大师级的作品时,往往就是斯皮尔伯格的影片。真正的大师是不需要不断的预告这是谁,随时随地哪怕从中间的某个镜头开始,都会把人拴住。这就是大师。我爱他所有的智慧和想象。一个最杰出的射手典范。
 
影片讲述在人类高度发达时代,到处是被创造出的机器人,研究出有情感、会爱的机器人成为了科学家们新的课题。大卫,一个机器人男孩,一个富有情感和爱的男孩诞生了。
有对夫妻的孩子像植物人一样沉睡着,于是他们领养了大卫。在领养前,协议注明,一旦爱的程序启动,他将永远爱着他的主人,如果主人不再要他,他也无法接受别人,只能被拿去销毁。启动大卫脑中的芯片程序后,大卫爱他的母亲。可是没过多久,他们的孩子醒来,妈妈不再每天给他讲童话入睡,他被那个真正的男孩当作新科技玩具。大卫与男孩之间不断发生冲突,最后他只能被抛弃。因为他妈妈不忍心将他去销毁,就把他带到郊外让他自己逃生。
到处都是追捕外逃的机器人,他经历了很多艰险,只为了妈妈曾给他讲的童话,皮诺曹,那个木偶变成人的童话。他在找能将自己变成人的蓝仙女,因为他认为一旦他变成了真的人,妈妈就会接受他爱他。最后,他在一个海底废墟里找到了仙女,其实只是一个沉没的公园里一座儿童雕塑。他就那么看着蓝仙女,一遍又一遍的说:“求求你,把我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我要回到妈妈的身边”
这个男孩被科学家称做独一无二,因为他惊人的具备了梦想,相信童话,并会愤怒,而这一切没有任何程序也没人教。实际上,在艰难旅程中,他已经具备了一个人的资格,甚至高于人类的生命。“他已经不需要做人,他应该做他自己。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可悲的是,他无法不去爱。
他还是逃离了科学家,在海底一遍遍的对着雕塑说着那个愿望,一直两千年……当替代了人类的生物发现他,他们看到了他所有的记忆。那些生物说:“他是在人类还没有灭亡时期,人类智慧的代表”“他的一生都没有快乐过。”最后那些生物将他的妈妈变回,但只有一天时间。
那一天时间,是他们最快乐的日子……他最后和他的妈妈在一天的结束时,满足的一起睡去,他真的将一切变为了永恒。
 
看完影片我在想,它可以让有着不同经历的人,都引发各自的感动和思考。大卫等待了两千年,人类可以如此长久的爱一个人吗?人类的灵魂可以吗?
我想,它至少可以引发人们思考,思考很多东西,大卫在有了爱之后,他也自然的开始嫉妒,愤怒,伤心……这所有一切是因为爱吗?也许是的。爱可以给我们幸福感,却同时有着附属品。
大卫有一次问他的妈妈:你会活多久?妈妈骗她说:很久。大卫问这句话时,我才意识到这个很残忍的结局,他的寿命无限,他的爱无限,而他程序里爱着的妈妈将会离开人世。他不会逃脱被销毁的命运……我才意识到,人类是这样自私的享受着大卫的爱,却没想过人离开他时他的痛苦……那个男孩的演技实在太好了。
影片中也在把大卫和真正的人进行着对比,那个真正的男孩被衬托的阴险丑陋,人类各种自私的虚伪的东西都被大卫反衬出来。
看过影片即便不会思考的人,也至少会有感动,若连感动也没有,和其中没有情感程序的机器人有什么分别?可是,若有感动,又和其中输入情感程序的机器人有什么分别?
笑着摇摇头。
我想,斯皮尔伯格在构想电影时,也在想着如何运用电影引发人们思考生活、生命和未来。
 
本网页所发表文章均为原创,请支持原创写手,剽窃可耻。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如有转载需要,请争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