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把网站(http://www.yidaba.com/)】2008年6月13日10点,2008价值中国首届最具影响力专家固定的100强名单,依系统评选规则自动统计产生,其中黄鸣,孙雷,程洪智等太阳能行业专家榜上有名。我们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这次百强专家中最年轻的专家——孙雷。
记者:孙老师,我们知道您在太阳能领域早有盛名,欣闻您刚刚获得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专家100强(第14名)。请您介绍一下价值中国网,以及这次专家评选依据。
孙雷:价值中国网作为中国权威的实名制经济类专业媒体,是中国众多知名的财经、商业、管理专家的最大聚集地,传递财经新闻、共享信息和经验、倡导独立思想。截止目前,价值中国已汇聚了2500多位博士、硕士,1万余名中小企业家、和近10万的中高级经理人和创业者,以及数千万忠实的专业读者。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专家”排行榜的目的是努力打造成为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关注知识影响力、关注专业品牌的“专家排行榜”。
2008年1月24日, 评选活动开始启动,历经半年多的时间,经过三千强,一千强,五百强等评选。按照参选人的专业文章数量,总点击量,读者投票数,专家作者投票数等不同比重给予评分,最终在6月13日评定出100强专家。几轮评选规则虽略有不同,但是都是充分尊重了作者专业价值以及行业影响力。最终评定的百强专家中有牛根生、黄鸣等之类的企业家,也有郎咸平、何党生等财经专家,同时也有许多营销专家。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是“2008价值中国首届最具影响力专家100强”中最年轻的专家。您认为专家必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孙雷:首先我认为自己还不是专家,被称为专家实不敢当。虽然我写的文章很多,同时兼职做几个媒体的编委、顾问、智囊团,这些只能说明我在行业评论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还远远达不到专家的程度。
“专家”一词,专的意思就是“集中,深入,专一,专业”的意思,能称得上专家,也必然是在专一的领域,有了专业的探索与精深的思想,能为专一行业发展指点迷经的。
而要做专家,首先要做杂家。做一个优秀的专业评论人,不仅要熟悉新闻、策划,更要熟悉质量、产品、技术、营销、管理等等,从企业到行业,从理论到实践,从做事到做人……无所不包、无所不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就某一领域的问题给出客观的分析,得出务实的结果,才能成为真正的专家。这样也才会不至于贻笑大方,误人子弟。而行业中一些人几乎连产品技术还不懂,在企业都没待过,就自称为专家,许多文章也是八竿子听不懂说的什么事,传播的什么思想,这样的“专家”只会胡吹乱指,误导是非。
记者:感谢您的谦虚。据我们了解,您并非科班出身,您是如何做到快速实现职业转型的呢?这样的转型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呢?
孙雷:做好传播不容易,做好评论更难。因为评论文章比普通的通讯、新闻要求更高,必有具有鲜明的思想,独特的触角,丰富的理论基础以及创新的思维方式等才能真正地把评论做好。否则就是无稽之谈,无味之说。
至于职业转型,我一直信奉这样几句话:思路决定出路,角度决定深度,眼界决定世界,蓝图决定版图。青年人要学会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有什么样的规划,才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才会创造什么样的成果。只有不断地学习,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适应现代竞争的
要求。现在许多人之所以很迷茫、很浮躁,很喜欢专家的帽子,就是因为缺乏了对个人科学明确的职业规划,和一个平和做专业的心态。文学爱好者——IT学习者——新闻工作者——行业评论者——管理培训者——创业立世者,这是我为自己规划的职业转型之路。我自己清楚,每一步的转型都需要经历痛苦的过程,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如果你选择成功,那就只能义无反顾去努力。
记者:作为业内知名的专家,您的观点在太阳能热利用业内成了风向标,那么您是如何看待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呢 ?
孙雷:多年来,我一直专注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并非是因为这个产业具有最新的理论思想,管理模式,而是因为这个产业是惠及子孙万代的产业,如果心中不爱这个产业,无论做什么事情也都不可能实现成功。
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目前虽然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说明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这个产业的发展方向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行业准入标准需要建立。由于没有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造成了大量的“作坊式”、“游击式”企业进入太阳能行业,傍名牌、傍名校企业大量泛滥,留下了一系列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行业信誉等问题无法解决。
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标准体需要多方合作。要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项目时,还缺少太阳能应用在建筑中的安装、设计、施工、检验等一系列统一的标准。太阳能企业——建筑开发商——工程商——承包商——监理商,构成了房产开发的链条。这个链条每个环节都有接口标准,整套太阳能与建筑应用标准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太阳能在城市地区的推广。要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项目,前提是要建立起一整套的太阳能与建筑应用标准。这套标准必须由太阳能企业和建筑设计院、房产商等多方合作完成。要实现太阳能与技术一体化已经不再仅仅是产品技术标准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产品与建筑结构融合,节能与安全融合等领域,并非太阳能企业可以一方完成。
三、市场监督体系亟待完善。缺乏了严格系统的市场监督体系,市场竞争带来的不仅是洗牌,而是更多的让消费者买下不合格产品的单。
四、产业发展需要国家政策支持。需要加大节能建筑项目的财政补贴支持。对成功安装太阳能产品并通过验收达到节能标准的项目,提供财政补贴,鼓励更多的房产商和太阳能企业共同推广节能建筑项目;需要加大农村地区太阳能产品财政补贴,实现“太阳能产品优先下乡”。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弱势群体等农民购买太阳能产品、安装太阳能集体浴室或者用于农业生产的太阳能产品给予补贴;需要加大对太阳能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行业关键技术、前沿技术、产学研合作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构建自主知识产权,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应用进程,让太阳能更多、更快、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
记者:有人认为太阳能热水器是家电产品,又有人认为不是家电产品。您的看法是什么?将来太阳能能否和家电并轨发展呢?
孙雷:太阳能热水器是否为家电产品并没有明确指出,并且也不能严格以是否来评定。
在保证产品安全性能上,太阳能应该采取家电的安全标准。现在大部分太阳能都有电加热,国家强制CCC认证,应该在太阳能热水器中推行,否则无以严控太阳能热水器的安全。
在产品营销模式上,太阳能与家电产品有所区分。在单机产品营销方面,大部分太阳能企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获得了企业积累和发展。一些家电型企业诸如光芒、华帝等走城市辐射农村的路线也走出了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都有各自的道理,不可刻意模仿。
在推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面,营销模式和家电产品不一样,必须走技术成熟基础上的工程拓展方式。特别是在城市地区,这种模式是最佳模式。但是这种工程市场大部分为品牌企业所垄断,小型企业还缺乏这样的实力竞争。
在国家政策方面,太阳能产品需要与家电产品一样采取“下乡”政策支持,并且需要更大支持。如果绿色环保节能的产品都得不到支持,那就说不过去了。相信不会多久,太阳能应该会享受到下乡补助的政策优惠。
记者:十分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再次祝贺您当选价值中国100强专家,同时也感谢您在推广太阳能行业科普,指引行业方向做出的努力。
孙雷:不客气,太阳能行业需要社会共同推广,你我都是一份子。
孙雷,太阳能行业资深评论人,长期从事太阳能市场研究及品牌策划工作,博锐管理在线、全球品牌网、中国营销管理网、品牌中国网、中华品牌管理网、致信网、华夏营销网等多家专栏作家。多家期刊编委、特约撰稿人、智囊团、特聘顾问、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价值中国100强专家。[email protected],QQ:100565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