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也应"抗震救灾''


   股市也应"抗震救灾''

       为何指数会出现如此剧烈波动呢?是基本面隐藏着一些市场所不知的因素,还是纯粹出于市场心理方面的影响?近段时间指数波动令人们感到瞠目结舌,从过往历史上来看,这种剧烈波动的情况也是较为少见的。但目前这种位置,出现报复性的反弹随时都会产生,就跟我们的汶川抗震救灾的形势一样,埋在废墟里的人,只要你还一息尚存,只要你意志不垮,坚持.坚持.再坚持,是-定会等到获得新生的那一刻的。因此,是否也预示着我们下一阶段的股市也是如此呢?我认为这并不是不实际的想法,因为在绝望时往往会产生希望。
    
       近期基本面出现的3个动向值得关注。最重要的一是13日最高层召开的会议,发出宏观调控出现可能放缓的信号。二是是证监会召开基金总监会议商量救市和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三则是国开行副行长王益被双规,传闻由此可能牵出金融高层的人事动荡导致市场剧烈波动;不过这两类传闻目前依然没有得到任何有利的实质性证据证实。实际上,市场恐慌心理被放大,即使廉政风暴导致金融高层动荡的传闻属实,对于市场而言未必是利空,而反应是长期利好。而在目前的点位上,就算管理层暂时不推出系列政策利好,也绝不会放任不稳定因素的扩散。所以传闻如果最终被证实,对市场的影响也未知其可。而从更大的格局来看,伴随着宏观调控可能转向,投资者目前对格局的过度悲观是没有必要的。从基本面来看,现阶段的市场估值水平反而对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的机构和股民有较大的机会。

  从博弈的角度来看,不断扩散传闻消息和利用媒体来放大恐慌情绪,投资者对基本面格局的略微转好非但视而不见,反而对一些传闻消息草木皆兵。考虑到腰斩的市场指数,已经让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难以忍受,亏损累累的压力下,现存的中小投资者心态十分脆弱是难以避免的。而之所以在基本面没有实质性突发消息的影响下,市场能够出现如此剧烈的动荡,很大程度上正是和投资者本身的恐慌情绪密切相关,部分主力资金很可能也正是在利用这种市场情绪刻意做盘,广大投资者切莫再次上当受骗。
     而在关键性点位出现剧烈波动,正是主力博弈和清洗筹码以及机构们调整持仓结构所为。一般在这一时段的盘面是极具欺骗性的,唯有透过基本面的深度分析方能看清方向。历史上关键性点位市场的波动往往也十分剧烈,如2007年的行情中,指数在2月份,5.30和10月都曾出现过几次大的反复波动,其中前两次是处于趋势中继和热点转换的过程中,而最后一次则是大盘反转。而96到97年的行情发展过程中,指数前后在96年12月18、19日,97年2月份的18、19、20日出现了十分反常的剧烈波动,其后的走势证明前一次波动实质上中结了大盘的下跌,而后一次则是一轮中级行情的开始。这里面有很多特点和周期性的东西,需大家认真分析研究好好把握。
      笔者现在所感受到这种迹象,随着周五成交量的继续放出来,以及能力指标开始拐头向上,KDJ技术指标的再次勾起,充分说明短线杀跌能量的衰竭,尤其是在周三大阳线之后,周四再次跌幅更深的阴线,足以让很多市场投资者的恐惧被放大,止损筹码就是在周五依然在流出来, 也许股指在这里并不是真实的底部区域,但笔者感受到下周市场会出现雨止天晴的迹象,在过去的一周市场暴跌之后,本周我们将会看到市场各种的评论以及分析,但在笔者的观察中,除了控制好仓位之外,其实已经没有更可怕的,因为很多投资者已经被套很深,怕也于事无补。 股市之所以会呈现这种效应,这就是股市跟区别于别的市场的而一个显著特征。所谓的羊群效应就是这个道理,好的时候我们也会被放大,当然现在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会放大恐惧,而恐惧带给我们除了伤害之外,就没别的了。  
    另外,本人并不完全赞成希望管理层出来救市一说,现在不是靠"神仙皇帝"的时代,况且救不救得了你----难说。全靠我们自已以时间换取空间,以价值获取利润。  
    

        因此抗震救市,应成为近期市场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