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


 

有的人会问,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学到了本领的大学生会找不到工作呢?当前大学生就业是真的很难?

富达公司市场总监陈宏辉在了解高校的毕业生之后,发现不是就业难问题,而是择业难的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阶段,“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现象,暴露出大学生找工作时,心态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务虚不务实、眼高手低、缺乏实际经验……这些看法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要想找份好工作,要么是高学历,要么是有工作经验。而最优秀的人才则同时具备了这两项素质。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要想满足企业这样的条件,真有点“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不可否认,学历高低仍然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些企业“要学历也要工作经验”的招聘原则也不无道理。毕竟,这是企业在招聘当中一个很“实用”的方法。


从就业需求来看,越发达的地区就业机会越多。在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构成中,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越多,对这个地区的发展越有利。还有一部分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小地方没有发展,只有在大城市才有发展的空间。

即使是志愿服务西部的大学生还是极少数,他们希望国家、社会、学校加大服务力度,从信念、意识形态、管理层面提供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志愿去西部的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就业趋向待遇高的工作许多毕业生选择当公务员和去企业。公务员是一个高安全、高稳定系数的职业,尤其随着我们国家法治进程的推进,公务员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提高。因此这几年,不仅文科和社会科学的学生青睐这条道路,更有越来越多的理工科学生也把此作为一条备选之路。 

公务员越来越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首选,企业则以高薪和很好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一大批毕业生。在面临专业和待遇选择的时候,毕业生们都很难抉择。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看重的是待遇、发展的空间等问题。

就业本身并没有一个好与不好的概念,不好说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在什么地方工作,关键是毕业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恰当定位,以一种平实、乐观的心态去积极面对就业,而并不是找得到找不到工作的问题。

总体上感觉大学生在择业观上需要有大的转变,理想和现实之间、大学和企业之间往往都有很大的距离,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一定要让自己的心态归零,从大学生自身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就业观念与心态的转变。

富达公司市场总监陈宏辉谈到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时一针见血的指出,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有无数家企业招不到适合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价值与企业期望的,针对这种情况,富达公司市场总监陈宏辉指出,导致今天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学校、企业,甚至大学生都有责任。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各个群体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学校应该结合企业需求设置专业与课程,企业应该给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前培训以及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而大学生更应该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学校、企业以及大学生都分别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才有望解决”。

弥补大学生职场经验缺乏与动手能力差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习了,对企业来说,可以在实习期间全面考察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素养、性格等综合素质,而对大学生来说,则可以通过实习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学习初入职场必须掌握的游戏规则。

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同时作为企业去招人也很困难。中间的断层是什么?我想通过实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实习中帮助大学生思考,企业提供环境希望给大学生以成熟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