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纪实文学
《不辱使命》终结篇:凯旋
惨烈,悲壮,在废墟上有时我们很坚强,有时我们又很无奈;有时我们很自信,有时我们又很失落;有时我们露出祈求已久的笑脸,刹那间又会泪如泉涌。
“汶川、青川、北川……让我们怀念,让我们思索,让我们铭记在心。”
【连载十三】
作者:艾君 韩春鸣 董梦知
凯旋(尾声)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全部力量!”在这场无奈的天灾面前, 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辱重任的历史使命感,以争分夺秒的工作紧迫感,大力发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过硬作风,克服重重困难,竭尽全力完成了指挥部赋予的抗震救灾任务。
“惨烈,悲壮,在废墟上有时我们很坚强,有时我们又很无奈;有时我们很自信,有时我们又很失落;有时我们露出祈求已久的笑脸,刹那间又会泪如泉涌。”
“汶川、青川、北川……让我们怀念,让我们思索,让我们铭记在心。”
从5月14日开赴地震灾区,丰台公安消防救援分队经过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他们共计疏散群众236名,救出重伤员7名,抢救出许多重要物资和国家财产,出色地完成了此次抢险救援任务。根据上级指示除留下部分官兵继续在北川参与探测任务外,大部分官兵在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救援任务后于5月19日胜利凯旋。
在广元火车站广场,准备踏上北上的列车时,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欢送大会。军民共唱《为了谁》、《团结就是力量》,在场的官兵们无不鼻子发酸,泣然泪下。
他们知道,在这场战斗中,军民团结一心度过了同甘苦共患难的艰难日夜,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也明白,余震还在继续,抗震救灾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还有数百万灾区人民暂时住在帐篷度日无家可归。尽管他们的部队凯旋而归,但他们的心会永远和灾区人民在一起,时刻挂念着那些父老乡亲。
古代军事家孙武子总结战争的胜利原因。提出“上下同欲者胜”。不是吗,我们能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战争,靠什么?不就是靠的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干群一致,上下一致的而取得的结果吗?
这次抗震救灾战争中,丰台消防救援分队的表现,仅仅是我们的公安消防官兵在参与抗震救灾战争中的一个缩影,但从他们身上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人民消防部队的强大救援应变能力,应急能力,掌握科技能力,反映出这支部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展现了人民子弟兵对祖国对人民的忠心和热爱。
丰台公安消防救援分队的表现,也充分表明了他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期望,不辜负首都人民对公安消防官兵的厚望,展现出首都消防官兵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靓丽风采。
让我们记住他们,记住这些背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背负着组织的信任、背负着特殊的使命…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人民的消防官兵;让我们记住他们,记住这些“舍小家、为大家”的当代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让我们记住他们,记住这些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怀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和尊重,无数次不懈的努力在力求点燃废墟上的希望,无数次在用勇敢和智慧寻求创造生命的奇迹,无数次在迎接生命的困惑和无奈的失望在祈求生命的回归的勇士们!。
学习他们心系灾区、心连百姓的博大胸怀和不畏艰难、不辱使命高尚情操。
张进茂:这位丰台公安消防支队的副支队长,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任丰台支队救援分队队长,他身先士卒,总是冲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中,冲在最危险的地方指挥作战,带领突击队员深入到灾区中,他毫不顾个人安危,虽然双脚都磨出了血泡,但是他忍着剧痛带领突击队员们,争分夺秒,奋勇前进,历尽千辛万苦,向灾区前进、前进、再前进。
山世师:这位丰台公安消防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也是丰台支队突击救援分队副队长,他的家中有病危的亲人住在医院,家中非常需要他的照顾,他毅然决定奔赴灾区抗震救灾。在灾区他带领突击队员勇往直前,发扬了首都消防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敢于挑战灾害,克服了重重困难 ,争分夺秒,抢救被困群众,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底.。同时山世师副主任还带领了突击队员们走访了上百户的受灾家庭,询问疾苦,带去了首都消防部队的温暖与关怀。
韩文东:这位北京市消防局战训处副处长,尽管患有严重的脚气,脚底烂的露出了血肉,用简单的纱布包扎后继续前进,为救援分队积极想办法、出点子,同丰台支队干部带领突击队员齐心协力,战胜困难。他时刻严密关注震情,要求突击队员加强余震防范,防止发生新的伤亡,他教育突击队员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用百倍的努力,全力营救所有受灾群众,起到了一名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王墨:这位丰台公安消防支队中队长,作为突击队员的带队干部,他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伤员,不论克服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带领突击队员把伤员安全的送到医院救治。在石坝乡他迅速组织突击队员在十分艰险,道路崎岖的山路中运送了4名伤员,起到了一名带兵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王伟:作为丰台公安消防支队的一名带队干部,带领6名队员奋力前往八一村,虽然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不幸受伤,但是简单抱扎后就继续带队搜救。成功的搜救到了一名重伤员,并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忍受疼痛,把重伤员安全送到医疗站。
李宝才:作为丰台公安消防支队的一名带队干部,根据上级安排,积极做好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为了让救援人员能喝到热水,吃到热饭,他带领丰台支队7名突击队员协助当地群众搭建灶台,烧火做饭,为前方的救援突击队员作好了后勤保障。此外,他还带领突击队员成功的迎接了第一救援分队,帮助把重伤员安全送到医疗站。
徐亮:作为丰台公安消防支队的一名带队干部,由于前方救援分队已经严重缺乏食物和饮用水,需要补充食物和饮用水。他带领突击队员翻越了一座大山,平均海拔1200米,山路崎岖弯折,大约6公里,山势陡峭、道路险阻,山路最宽处不过30公分,最窄处不过10公分,而且余震频繁发生,山体滑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突击队员们克服一切困难前进,成功的把食物和饮用水及时送到,给前方的救援分队作好了后勤保障工作。同时还带领丰台支队和通州支队的第二救援分队救迎接到丰台第一救援分队,接过受伤的伤员及时安全送到救助站。
翟军校:作为丰台公安消防支队的一名带队干部,带领丰台支队第四救援小组,对石坝乡周围的村庄展开救援,他带领突击队员深入到灾害现场的废墟中,用铁锹一点一点进行挖掘,用双手把石头一块一块的搬出,,虽然他双手和双脚都磨出很多血泡,但是他仍然继续救援,共同营救出群众10多人,疏散群众20多人,救出重伤员2人。并采取打接力的方法,护送小女孩安全的送往关庄镇的救助站。
马小卫:作为丰台公安消防支队的一名突击队员,奋不顾身抢救人民群众,在已经饿得、累得喘不动气的情况下,他还不舍得吃东西,喝水,把所带的食物都送给了当地的受灾群众。在石坝乡,他在身体已经透支的情况下,仍然主动的去往最远的石坝乡展开救援,主动把重伤员抬往20公里的关庄镇的医疗站,起到了一名老班长的先锋带头作用。
王玉海:作为丰台公安消防支队的一名带队干部,最然患上重感冒,但从不叫苦,带领6名队员奋力前往三江村,带领突击队员队们仔细搜索每一个房屋,带领战士制作担架运送伤员、掩埋遇难群众、转移灾民。
郭小广:作为丰台公安消防支队的一名突击队员,克服艰难险阻,积极搜救被困群众,虽然饥渴难忍,可却把水壶里剩下一口水留到最后,救活了一名受伤小女孩。
“惨烈,悲壮,在废墟上有时我们很坚强,有时我们又很无奈;有时我们很自信,有时我们又很失落;有时我们露出祈求已久的笑脸,刹那间又会泪如泉涌。”
“汶川、青川、北川……让我们怀念,让我们思索,让我们铭记在心。”
这些就是勇士们参展的体会和诉说的心里话。
我们的记叙结束了,但子弟兵的故事还在继续。
从他们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那就是坚强。
从他们身上,让我们领略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压不垮的民族精神。
从他们身上,让我们感悟到了一种责任,那就是人民利益重于泰山。
为了祖国的希望,生命的尊严,人民的福祉,他们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救援任务。
仅以此文,讴歌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勇士们,怀念那些为抗震救灾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敬慕那些在灾区带领群众展开自救的党员干部们,也深深祭慰怀念那些在地震中遇难的兄弟姐妹们……
(全文完 2008年5月26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