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以新画选》由中国国际艺术出版社出版


                《傅以新画选》由中国国际艺术出版社出版                  

                                 序
                                                     文/墨素

   2005年,李可染艺术节在徐州举办,在李可染学生及亲属画展”中,傅以新的作品《圣光》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幅泼墨着色山水,映罩在太阳辉光中的峭拔山峰,用纯粹的朱红色染成,山体似乎被阳光穿透,在千里阵云和万叠山峦的深沉灰暗色彩环衬下,显得光鲜夺目,无比纯净,把读者的目光引向无限的遐想。

  著名美术理论家李松在《论李家山水》一文中说,构成李家山水流派的成员,主要是60年代前期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画科的学生,他们在思想内涵、审美追求、创作路子方面属于“苦学派”,而流派风格并没有淹没他们的艺术个性。作为李家山水画派的成员,以真山水为情感和笔墨的体验之本,以超越视界的诗意心境为宗旨,以主观的光感表述为载体,傅以新坚定地走着以传统美学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熔铸中西的艺术道路。

  对中国画来说,“光”是一个禁区,但傅以新却一直倾心于光感的表现,继承了李可染、李斛、宗其香的艺术探索道路,同时又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他早期的山水画,如《清光万里》、《喷薄千里》、《峡江帆影》等,均以纯水墨表现天光云影和日月光华。后来的重墨设色也依然追求着光的体验,已《圣光》为代表作。近期的《晨日祥辉》则更鲜明展现了他的追求,画中那被晨光照亮的北国雄山,如一堵红墙横亘在苍茫宇宙间,气宇非凡。

     傅以新的创作灵感得自与大自然的亲近。多少年来,他的足迹布遍北国江南,无论云岭荒滩,还是急河凄谷,都是他与大自然对话的平台。高山云海,平川薄雾,夏日浓荫,江峡夜幕,奔腾的飞瀑,夕阳中的苍山,都在他笔下得到深情的倾诉,也揭示着他创作的艰辛。他是以心作画,以画来寄托大自然带给他的那份情怀。他的画决不是用程式化的符号去诠释的山水,更不是无病呻吟的强作态,因此能生出感人至深的魅力,常令观画者“一过三折返”,越品越有味。傅以新的画,如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大气。他笔下的山水有一种震撼力,传达出强烈的情绪。他对中国画传统模式的突破和拓展取得显著的成果,使其作品展现出鲜明个性及创造性,显示着深厚的人格魅力。

    宋代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傅以新从年青时起即把它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目标,他深知没有文化的积淀是不可能达到这个艺术彼岸的。正是广博的学识修养和深层次的艺术追求,促使了他的成功,他绝不被时下的浮躁风潮所左右,而是踏踏实实的进行学问的积累,这使他的画能超出于自然形态和笔墨技术之上,获得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欣赏傅以新的作品,可以得到心灵的沉静和感情的寄托。我们盼望着他有更多的佳作诞生。

   

      

                                   作品二十六幅  定价三十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