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民主幼稚病诊脉


     什么是病态民主(民主幼稚病)?这里把只配拿来把玩、言说,不能相容于中国文化土壤,不能推进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民主称之为病态民主。简单说来,它是用来言说的民主,抑或在发展历史和文化土壤上均与他国历史文化发生严重错位的民主。确切地说:它不是用来推进本国基本制度建设和社会文化改造的民主。如果给病态民主做一诊断,其症结如下:

    1、病态民主看民主,不是把它植根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里、社会实践中,而是极力玩弄“非此即彼的思维”游戏(“民主—专制”、“民粹政治—精英政治”)。这样就把民主悬空在静态的纯粹概念层面上,成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轮番闹剧,继而将民主问题演变成任由主观意志、个人取向随意抉择的抽象命题。目下网络上相当一些民主观念和讨论,皆是对这种病态民主的不良反映。

    2、本来,一国的人权问题,总要同民主和科学、民主与法制、民主同市场的关系全面挂钩-协同发展。而病态民主却把同推进民主一道发展的这些方面从推动社会变革的发展进程中剥离出来、统统剔除。这样就从根本上破坏了社会有序、良性发展,失去了推进民主化进程的造血机能。同时令当下社会,重新陷入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的运行模式。病态民主的倡导者,全然避开如何处进市民社会逐渐成熟的关键话题不谈市场经济的改造与完善讳言社会运行机制的健康、有序也不在这个良性运作的社会基础上谈论公民自治、区域自治,更加回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化类群必须坚守的整体利益和协同价值。殊不知,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民主和科学、民主与法制、民主同市场的全面挂钩-协同发展,不仅推进着人的社会生命在上述诸领域的全面培育与成熟,而且使人权问题连同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一同得到系统推进、和谐发展。特别可笑的是:在个别人看来,一旦这些因素参与进来、发展下去,那就不再是他们所理解的‘民主’,那就会‘违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在东西方异质文化差异、价值观对立方面,病态民主始终坚持用西方价值观取代东方历史文化。相较于西方社会,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与之迥异,社会制度根本不同,社会体制不很健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人口密度、资源分布和各自在全球经济中所处的市场结构地位差异更大。且不要说人类历史上由此导致了东西方冷战和对立,单就两种不同文化信仰、不同良知系统所铸就的社会形态本身,就基本给定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与走向。然而,有人偏偏挪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套用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上。他们一方面把中国社会已然存在的东西(历史和文化)人为忽略、全面取缔,却又形式化地(教条地)把西方民主政治中相对成熟的东西直接套用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中来。似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无须皈依到推进她们自身社会发展的文化土壤上而应该皈依到推进西方社会发展的文化土壤上

    4、改革开放以来,集权制、官本位和阿谀奉承的奴才文化,始终是中国社会(人民和政府)力争清除的文化垃圾。但这种清除决不是仰赖什么‘民主特效药’,而是在基本国家制度建设与社会文化改造的基础上逐渐来完成。病态民主显然不了解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社会的民主化,不是对某种抽象概念的社会图解,而是中华民族在自己历史发展的文化国度中,以他们投身全球经济生活的市场-文化运作的方式,逐步完善、走向成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承担着不同分工角色和社会责任的类群个体(人民群众),是我们社会基本制度运行方式的载体和主体也是通过市场经济运作及回馈——感受自己社会生命状况内在合理性的载体和主体。因此,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将通过类群个体(广大民众)投身市场-文化运作、践行自己社会生命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崭新方式——诠释更加科学的民主内涵,进而推进基本社会制度(包括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站在历史的高度,病态民主不承认社会发展的历史连续性,不承认这种连续性同本国历史文化之间的承-继关系社会践行关系,更加否认社会进步与文化改造的社会整体性人格独立性,以及类群个体之间的生命互动与整体和谐。在他们看来:既然西方社会是科学的、民主的,现代和后现代的,就应当学习人家:通盘拿来。既然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是传统的、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就应当割断历史:推倒重来。试想,完全以西方的思路言说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这种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格格不入的民主观究竟是不是病态呢?!

    任何民族国家的历史与文化,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发展连续统。对它以往社会弊端的改造,不可采取单头突进,更不能把当下焕发生机、充满变数和不很成熟的社会置死地而后快。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既然脱离不开——历史通过现实走向未来的‘承-继关系’、‘社会实践关系’和‘社会进步与文化改造的关系’,我们为什么不把民主的价值理念运用到这些关系之中为什么不把民主化进程自觉贯穿到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步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