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不论市 人神佑中华


国殇不论市    人神佑中华

           

  ―――再论非常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

 

                 英大证券综合研究所  刘国宏

                     2008519

 

序:好久没写文字了。512以来,曾奔波在不同的赈灾募捐场所,为灾区同胞尽一份绵薄之力,内心却无法平静。这些日子,深为汶川地震的罹难的同胞哀痛,更为那些失去家园毅然顽强生存的幸存同胞激动,更为那些奋战在忘我奉献在抗震救灾一线的人民子弟兵、志愿者和各界仁爱之士的大爱之举所感动!

国旗低垂,山岳俯首;江海哀咽,汽笛长鸣;人神共泣,举国为殇!

519,这个曾让资本市场铭记的日子,成了中华民族沉痛的哀悼日!

震魔摧毁了同胞的家园,摧不跨我们的脊梁;灾难夺走了同胞的生命,夺不走我们精诚团结、坚强抗争的精神!大灾考验民族智慧,困境凝聚万众力量,更彰显大国之伟大!

痛悼逝者,我们永记5.19;珍惜今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空前团结的民族精神,将筑成永远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百摧不跨的万里长城!

灾难面前,我们整个民族挺住了!困境当头,我们的资本市场也挺住了!中华民族空前的凝聚力和惊天动地的壮举,在国际资本市场这个默无声息却又风诡云谲的战场上,中国经济正承载着5000年文明凝聚的智慧和大国崛起的伟大使命,悄然前行……

天佑华夏!爱我苍生!逝者长已矣!生者当自强!我们为逝去的同胞致哀的同时,更为中国加油!为中国经济、为中国资本市场祈福!

 以下是笔者5月13日接受《新财经》访谈的记录,现全文摘录,就当是为证券市场祝福吧!

 

《新财经》:自从政府部门亮出两块“救市”金牌以来,股市似乎止跌了。但后期的走势并不明朗,大家都在猜测是否还有“组合拳”抛出?您认为还会有吗?为什么?如果有的话,会是哪些利好政策?

刘国宏: 我觉得政策“组合拳”应该理解为促使市场回稳、规避阶段性系统风险的一揽子政策(或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应该是相互衔接、彼此呼应的。所以,既然是“组合拳”,肯定不仅仅是印花税下调、规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这样一项政策,尤其是当前的市场依然面临多种负面因素叠加的困境,要确保市场在稳定恢复应有的功能,管理层应该还会在恰当的时机推出有利市场稳健、和谐发展的相关政策的。

     对于后市组合拳的预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①适时推出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融资融券的推出,可以逐步打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融通渠道。这是管理层手中的又一张王牌。

收紧上市公司再融资。中国平安的巨额再融资问题一直盘旋在市场上空的乌云,广义来说,所有上市公司都面临再融资问题。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给市场以信心,投资者一直拭目以待相关政策。

③逐步放开上市公司并购。资本市场的兼并收购,一直是股价永不停熄的涨升圣火。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完美收官,中国资本市场存量资产也逐步趋向稳定,未来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进行产业整合的欲望也更趋强烈。兼并收购业务的逐步规范、开放,将支撑A股分享外围资产证券化、内部产业整合的红利。

加快引导新资金入市。如果管理层进一步加快引导合规资金入市的步伐,例如加速审批基金、QFII等机构性资金进场,将进一步振奋市场信心。说到底,持续的资金流入才是能够起到彻底救市作用的。从实际来看,前期管理层已经连续放行基金,目前这些基金都进入建仓期,管理层可能还会有进一步动作。

  ⑤非常时期的“窗口指导”。在震灾突降、人神共泣的国殇时期,稳定更是资本市场各级监管部门努力的必然。通过“窗口指导”,将是非常时期稳定市场的最有效措施。

 

《新财经》:在往年政府都是用什么样的“组合拳”来救股市的?效果如何?这种明显带有“政策市”的做法是否可取?能否解决实质问题?

 

刘国宏:回顾我国证券历史,政策“组合拳”出击,市场涅槃重生,暴跌之后是暴涨。从政府数次在市场危机时刻展开政策“组合拳”救市行动,由于所处背景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
  1994730,在股市行情低迷一年半后,证监会突然推出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等俗称的"三大政策"救市,出台后第一个交易日股指急速飙升33.2%,上证指数短短33个交易日从最低的325点上涨至1052点,涨幅为204.1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9519,在上证指数下跌逼近1000点之际,中国证监会召集全国券商讨论国务院有关发展证券市场的意见,管理层推出了"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随后在610,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614,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615,《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要坚定信心,发展股市,珍惜股市的大好局面。由此爆发了著名的"5·19"行情,上证指数在30个交易日内上涨64%,之后两年时间里,仍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最终到达2245.44点。
  2002623,受国有股减持的影响,大盘指数持续下挫,管理层只得暂停国有股减持,当时已进入5年熊市初期,该利好虽引发"6·24"井喷,不过次日即见顶回落,继续漫长的熊途。
  200422,《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正处于反弹途中的股指越过2003年高点1650点继续上行,至200447见顶,随后一路下跌至200566,探得本轮牛市的起点998点。

总结历史上的“救市”行动,密集出台政策,是政府呵护市场的“组合拳”的生动诠释,这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将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不从市场的根本需要出发,一味依赖政策的影响力,对市场的影响往往是“一曝十寒”,不能有效解决市场的实质问题,尤其是在股权分置时期。当然,在市场出现一些非理性以及系统性风险时,政府有必要也有义务进行一些适当的干预。

 

《新财经》:关注股市应该不只是证监会一家的事情,其他相关部门的政策措施,也将直接影响到股市未来的走势,您认为目前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调整?

 

刘国宏:实际上,证监会单方面救市大都都是治标不治本,关键是现行的制度结构体系分割情况下,导致各大管理机构都以部门利益和官本位为重,从而忽视市场自身的规律。

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五龙治水现象极其严重,虽然有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但各大部委利益交叉参与其中者不计其数,而且他们屡屡对股市发表或采取缺乏统一战略性的干预措施,既影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中国股市迈向国际一流阵营的脚步,因此设立一个为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战略协调管理部门迫在眉睫。

 

《新财经》:请您预测一下,67月份,也就是奥运前夕,股市的走势如何?

刘国宏:我认为A股市场在67月份将保持震荡上行的运行态势,市场将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相持,但局部“战略进攻”将被市场主流资金所跟随。沪综指将在突破3800点一带的压力区之后,向4200点一带挺进。总体而言,大盘表现不会太突出,但潜力热点个股将持续活跃,热点轮动将是震荡市的主要特征。

 

《新财经》:您预测的大致方向其根据是什么?

 

刘国宏:尽管中国经济还处在多种负面因素叠加的困境中,外受国际金融风波困扰、内受地震灾害及宏观调控的负面牵制,但中国经济的总体稳健发展格局没有改变。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二季度的经济指标将逐步好转,而抗震救灾的胜利以及灾后重建营造的市场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宏观经济面临的阶段性压力,从而提升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预期。

不容忽视的是,在“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的背景下,2008年北京奥运的举办将极大地提振民族信心,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也有望成中国经济实现继续高增长的新引擎,并成为政府实现经济结构升级和促进消费增长的新契机。北京奥运会相当于一个2000亿元的世界性广告,是中国文化、中国品牌、中国企业进军世界的冲锋号角。因此,我认为“奥运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加速起跑的发轫点、成就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载体。所以,做多资金在在奥运前夯实市场的价值中枢,促使市场保持震荡上行的可能性较大。

 

《新财经》:机构在这段时间会是怎样操作?

 

刘国宏:作为机构投资者,在67月份显然不宜悲观待市,应坚持价值投资的主线,在高通胀和经济减速的背景下,精选具备成本传导能力和自主定价权的低估值绩优成长股、上游的稀缺资源股,把握内需、政府投资、自主创新及奥运的主题投资机会。。具体而言,60%左右的仓位在A股市场谋求稳健收益,当是理想抉择。倘若过度看空,将可能丧失全年的最佳盈利时机。

 

 

《新财经》:普通投资者该怎样操作?(应该关注哪类股票?哪个行业?应该避免哪些股票?回避哪些行业)

 

刘国宏:普通投资者可以适当加大仓位,在稳健中谋求适当的激进策略。具体而言,可将仓位加至80%左右,重点关注产业政策因素与短期经营环境向好的潜力个股。可根据个人风险偏好,积极对建材、农业、食品饮料、煤炭、新能源、机械等行业的潜力股加仓,尤其是对涉及购并、资产注入等产业整合概念股应做优先配置。回避受紧缩影响并和投资关联较大的行业,对调控负面影响较大的地产、电力(火电)、金融行业要注意控制风险。

 

 

《新财经》:下一部的投资组合该如何分配?(股票、基金、债券、银行存款等)

 

刘国宏:可参考“60%股票、10%基金、10%债券、20%银行存款”的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