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的无端指责还是有强盗逻辑的味道
李华新
中国外交部女发言人姜瑜4月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媒体提问时强调,中方注意到欧洲议会发表了一些对中国对非 政策 的指责。欧洲议会罔顾事实,妄加评论,无端指责,极不负责。中方要求欧洲议会停止这种对抗和挑衅行为,多做有益于中欧关系 发展 的事情。 ( http://www.cyol.net 2008-04-25 中新网 )
其实,欧洲作为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并非仅是在中国、在亚洲,对于非洲的殖民统治,更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无法绕过的一章,而现在当非洲各国在为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而重建信心的时候,非洲与中国的合作为什么能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需要欧洲各国需要反思的。因为,其中有一个基本的理由,就是中非双方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对话,以及互利双赢的经济利益,自然作为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能够国家,作为一个曾经遭受外国列强欺侮的国家,和非洲各国都有共同的遭遇,也就是俗话所说,我们都是穷人,我们都不是富国。因此非洲朋友说好,愿意中国更加强大,自然也是因为中国对非洲的支持是无私的是真心的。
而作为一个希望从别人家里拿东西的欧洲来说,这写上述因素正是自己所缺少的。因为,非洲的不少殖民地和由此而带来的情结,对于欧洲来说也是根深蒂固的。
当自己从非洲走出,当非洲纷纷宣告独立,欧洲最非洲发殖民统治走向末路时,欧洲最非洲的利益自然会受到损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介入,自然是心理不舒服的。因此,那种秩序自己从非洲得到实惠好处受到影响时,自然会指责他人。
当下一个庞大的欧洲议会代表团对中国北京的访问,我们是欢迎的,而对于欧洲或提出什么苛刻条件,或是我们必须做出什么牺牲的利益交换,我们在坊间现在还不会知道。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指出的,那就是胡总书记,已经明确表态,那就是对于在欧洲发生的阻扰奥运圣火传递的事情中国的态度是很明确的,是非常愤慨的,是绝对要有所反应的,但是中国如此的激烈反应也是西方始料未及的。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西方是欢迎中国进入这个家庭的,但是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富强,并且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世界经济话语权的时候,西方的欢迎中有了些担忧的色彩,其中的担忧并非是为中国的发展需要克服多少艰难险阻而担忧,而是为西方列强利益的不能继续持续掠夺的政策而担忧。因此拿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说事, 欧洲议会有关决议中提到中国和非洲的能源合作,实际上,从规模和质量上看,中国同非洲的能源合作都与欧美国家相差甚远。非洲生产的石油79%用于出口,在非洲出口的石油中,欧洲占36%,美国占33%,中方只占8.7%。如果把中方8.7%的份额看成是所谓的“掠夺能源”,那么36%的又该叫什么呢?
姜瑜的这话说的很有份量。在冷战结束之后,那种直接的对抗因素减少了,世界也并非是由两个超级大国主宰,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呈现多极的发展事态。于是在我们提出和平崛起,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时,那些曾经欺负中国,曾经在中国捞取了巨大的物质利益的想法列强是不会甘于一个伟大国家崛起的。
自然欧洲议会对此也是有自己解释的,那就是这里原来是如何的,我作为曾经主人,现在的份额还是有所减少的。那么我当然会被舒服的。自然是要有所反应的。不过历史毕竟是历史,当代毕竟是当代。不过当经济成为人们进行交往的物质形态的载体时,文化领域的中国有权捍卫依然是很复杂的。因此中国人需要在当下自己的发言权。
说到这里使得我们这些民众,对于中国政府对于那些来访者的态度,或是寻求对话的外国政,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对中国的主权问题,对于台湾西藏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这是设计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是容不得含糊和对于有什么话外之音的。
而且西方的那种强盗的逻辑,现在是绝对行不通的,可以双方取得共赢的效果,而不是继续用掠夺的方式来继续达到自己的目的。
再者,中国是绝对负责任的大国,对此应该深信不疑。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