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立山头 特星PK双星 网络争夺在所难免


 

        图片说明:与双星同样定位中低端市场的特星,比双星产品多了些时尚、新锐的元素。

    目前正闹得沸沸扬扬的双星营销网络控股事件,日前又有新进展:418日,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在山东大厦举行场面宏大的签约仪式和新闻发布会,宣布济南特星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称“济南特星”)成为本届全运会指定供应商,并与“济南特星”签订了合作协议。业内人士认为,由双星营销网络控股事件当事人刘树利夫妇一方创立的特星品牌的推出,给目前已经处胶着状态的“控股事件”投下了诸多变数。

“控股事件”的发展,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特星”决意独自去精彩

从以“特星公司”董事局主席身份露面的刘树利的现场致辞中,人们发现,“特星公司”其实就是原西南双星和济南双星的班底。与签约仪式同步进行的特星新品发布和展销会上,展示了数百个挂有特星品牌标签的鞋服产品。“特星公司”租赁的山东大厦展示大厅里,一下子云集了来自“济南特星”控制下的遍及山东、河北等地的数百名经销商,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这家“新”公司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号召力。“济南特星”总经理施运文告诉导报记者,这些产品都是在223日名人实业宣布停止给西南双星供货之后,“特星公司”临时从“西南特星”生产基地和福建等地组织调配来的。

在向与会媒体解释推出特星品牌的理由时,施运文转述“特星公司”董事局主席刘树利的话说:“我们做特星品牌,既是迫不得已,也是众望所归。”他说,由于名人实业的断货,原“西南双星”和“济南双星”控制下的近3000家销售商一度陷入无货可卖的境地,迫切希望有新产品充实货架。作为处于上游的运营商,他们有义务及时为经销商解决燃眉之急;另外,长期以来,经销商普遍反映,双星品牌在国内运动服饰市场上一直处于中低档次,利润空间相对较小。“特星公司”推出的特星产品虽然定位也是中低端市场,但产品档次和质量均不输双星。加之独立动作之后,随着流通环节的减少,“特星公司”在价格政策上就掌握了完全的主动权,这使经销商扩大利润空间的预期即将成为现实。

网络归属仍是悬念

据观察,“特星公司”在签约仪式上一直刻意回避与双星之间关系之类的话题,但是随着特星品牌的推出,特星公司与名人实业在商业模式就构成了彻底的同质化竞争局面,特星产品与双星产品在销售终端狭路相逢,却将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而最吸引众人眼球的则是,特星公司也势必将与名人实业围绕3000家终端销售商的归属展开一轮空前激烈的争夺,而能否在这场争夺中取胜,几乎将成为横在两家企业面前的一道生死关。对此,施运文乐观地声称:“‘特星公司’除了能够满足经销商扩大利润空间的愿望之外,还有一套规范的商业运作流程和成熟的企业文化。管理经验丰富,运作模式成熟,是‘特星公司’在这场已经开始的竞争中最有价值的致胜法定,也是‘特星公司’自信能够留住经销商的底气。”

最后,他话峰一转说:“我们的目标不仅限于做一家产品生产商,而是一家运动休闲产品生产和运营商。这意味着,我们搭建的网络销售平台并不排斥双星品牌的产品。我们目前仍在与青岛国资委沟通,希望尽快圆满解决目前因‘名人实业’单方面终止合同带来的这场危机,到那时,我们同样欢迎双星产品进入我们的销售网络中来。”

针对“特星公司”横空出世的众多细节,有业内人士认为可圈可点。北京世纪经纶营销企划机构总经理李方毅认为,虽然在被单方面终止双星商标使用权之后,“特星公司”在“西南双星”时代为双星品牌的传播所付出的努力成了不折不扣的“为他人做嫁衣裳”,但在国内舆论普遍高度关注这场“商界地震”的情况下,“特星公司”的借势亮相,至少在企业品牌的传播上节省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开支;其在断货危机面前所显示的较强的反应速度和应急能力,对其稳定经营商队伍和将来争夺网络资源争取了主动;而在与名人公司和汪海互动过程中,“特星公司”低调潜行的哀兵姿态也有利于其赢得舆论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