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美国洛山基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受到了藏独分子的阻挠的过程中,一位青岛姑娘叫王千源的据说也成了一个“热门人物”。
从留学生发在网络上视频以及描述看,她不但主动和藏独分子联系,举藏独旗,打藏独手势,还而且迎合藏独分子。还把西藏比香港,说自己是“中间人”等等,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这个王千源,说的轻一些,20岁左右的毛孩子,在一些不恰当、不能分辨大是大非的场合用一些不可思议的语言去“吸引眼球”,肯定属于冲动外向型的。说得重一些,20岁左右的青年,也应该能分辨是非了,而她的表现却相当的愚蠢。她自己说自己“为政治而生”,如果真是为政治而生,显然她还患有毛泽东所说的“政治幼稚病”,而且病的不轻。
首先,她有一股急于出彩的表现欲。
她人是聪明,能被杜克取到证明了这点,可惜聪明的她却很糊涂,学分高不代表就能从事政治。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喜欢国家分裂的,藏独之所以为绝大多数中国所反对,在青年留学生和在国外生活居住了多年的华人中都无市场,就是这个原因。“从事国家分裂”虽然也是一种“政治”,但是这类政治却为正义所不齿,正如汪精卫汉奸行为也是政治一样。因为“政治”有反人类的反民族的,也有有益民族与人类的。而她所说的“从事政治”,显然仅仅认识“政治”两字,而不清楚内涵。假设说她不懂政治的内涵是冤枉了这位聪明青年,那么她就毫无做“政治”的潜力。如她这般“特立独行”,不择手段急而出镜的浅薄心态,也就早早成为众矢之的,过早成为众矢之,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还谈何从事政治?那么她的行为就成了一个浅薄的“小丑角色”。
其次,看来她确实不清楚西藏的情况。
在国内一心读着书本,考个国外名校,到了国外以后,又看到了国外的花花绿绿,国外媒体的胡编乱造,思想单纯的她,肯定会被俘虏,所以站在祖国的对立面上并不为怪。从这点上看,国内多年的信息壁垒,导致年轻人对于信息辨别的失衡。国家在西藏问题上到底做的如何,暂且不说,达赖是一位宗教神权领袖,一位神权领袖却谈论“人权”、“自由”,本身就不和情理,不过这位达赖善于伪装,从而把宗教转换成“人权”。而他不过仅仅是西方制衡中国的一玫棋子。如果王千源小妹子想到了这一层,再去“从事政治”也不迟。
第三,她好象有明显的个人目的。
细想想,说她不“成熟”好象也说不过去。她一个高中生,既然对“民主”对“政治”本无什么高深见解,却据说她当初考到美国杜克大学还是因为她的“见解”,据说这是获得杜克大学青睐的重要原因。那么她还是在出国问题上是“成熟的”,有意说一些国外考官爱听的话,迎合了他们的观点而已。至于她当初怎么说得不得而知,但是国外对中国的“偏见”,可是比比皆是,说上一些考官中听的话,当然为她的“出国成功率加分”,事实上她也确实受益了,奖学金每年可不少。至于网络上,流传她说自己因为支持藏独“回不到中国了”,更是赤裸裸的个人目的,无非想留在美国这样的花花绿绿的世界并且能出彩尽快找个理由或者事件罢了。由此看,年纪小,这点“小心眼子”还是有一点点。“有心计”其实也是一种“成熟”。
从王千源事件应该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很多:
1)学校教育问题:学校只重视学习而不重视学生人生观的培养是不行的。学校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要重视对于大是大非问题的辨别能力。而这种对于大是大非的教育要升华到比政治更高的一个层次,譬如国家的统一和分裂问题。
几十年来,板着面孔的“说教”教育培养写的年轻人,一旦到了国外看到部分事实并非如此,自然造成了人下意识的“腻反”,而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融合,显然这类说教教育,毫无生动的古板教科书,将会给人或多或少的“粉饰”感觉。因此,在爱国教育方面,“教科书”需要“修订修订”了。
2)信息流动问题。互联网看似“信息爆炸”,其实对于人们来说,可能增加了新的信息闭塞。大量的原先见不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扑面而来的时候,对于国家政治,不能继续采用封闭政策,否则不透明的内部政治生态,就会造就更加误解的外部政治生态,从而造成新的信息闭塞。
伊拉克战争时期,中央电视台上的军事专家因为对于伊拉克两军军事信息多通过道听途说进行分析,从而基本都是错误推断。非典初期,国家主要部门负责人大事化小,不愿意讲出实情,从而导致前期SARS防治不力,并引起整个世界一片恐慌,就是信息封闭所造成的。现在国家逐渐认识到了信息透明化的重要,但因在此之前世界对于中国的误解很深,要真正化解还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
王千源事件,无疑就是古板的学校教育与信息闭塞下的一种“逆反”行为的缩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值得庆幸的是,绝大部分的海外年轻人、留学生和海外华人一样,在这场“反藏独、护圣火”的行动中,能准确地辨别出“大是大非”,心系越来越强大的祖国,这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