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家”的淮扬菜


清人刘风诰《个园记》中说:“广陵甲第园林之盛,名冠东南。士大夫席其先泽,家治一区,四时茶木,容与文宴周旋,莫不取适其中。”这段话中点出了淮扬菜的三个主题词:园、文、宴。

古代扬州,绿杨城郭,二分明月,画意诗情,自在其中,是古代文人墨客归园田居,吟诗作赋,以文会友之地。正是这浓浓的文化气息成就了“园林、文人、饮食”三位一体鼎立起的淮扬烹饪文化的特殊构架。园是名园,人是文人,食是美食。缘结三重,才有了西子湖畔的种种生活,才有了今天典雅俏丽的淮扬菜。

同样,因为有了江苏人菜馆,我们这些饕餮之客才有机会在领略的川菜的麻辣,鲁菜的磅礴之后,得以感受“水陆肴珍杂果蔬,珠帘十里醉东风”的淮扬菜。如同古代高雅之士淡泊名利,向往归耕一样,在历山路浓密的树荫下,江苏人菜馆静静的伫立,用那独有的菜香,让这个浮躁的城市多了一处令人神往的所在。

江苏人淮扬菜馆的门面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成分。只是那高高悬挂在门厅之上的“开国第一宴”的金字招牌,足可以告诉我们:主人以经营淮扬菜而洋洋自得,引以为豪。

1949年开国大典,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当晚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饭店举行新中国第一次盛大国宴。质朴清鲜,精陈简约的淮扬菜得到中外贵宾的高度赞扬。从此,淮扬菜被誉为“开国第一宴”。正是在总理推荐下,“开国第一宴”选择了淮扬菜。倪同林总经理得意的告诉我们。

江苏人菜馆的房间布局是狭长的,中间近三十米长的走廊,走廊的墙壁上挂满了古今运河两岸风景图片及文人墨客的水墨山水。从古至今,运河两岸居民富饶殷实,但是沿途风景始终保持着传统水乡风貌:清风徐徐,杨柳依依。加上精美朴素的装裱,站在画前,如在画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哎哎哎,醒醒吧!断肠人,该拍照了。”有人提醒正在醉情吟诵的摄影记者。

“文人是淮扬菜构架中的主体。从枚乘写王府园林文宴,到唐代的李白,宋代的黄庭坚、秦观、陆游,元代的乔吉、吴师道等,都吟咏了大量扬州美食的佳作,其中王播木兰院题诗“惭愧阇黎饭后钟”,欧苏平山堂行诗文酒会更为扬州百姓津津乐道。现在很多真迹即使没有失传,也已成了国宝级文物。这些图片有的是临摹古代的山水画,有的是近年来实地拍摄的照片。我们力求能让客人在未食美味之前先感受到秀丽的江南风光。”店主人这样告诉我们。

可能是因为店主人知道我们是冲着这“开国第一宴”的金字招牌来的,所以特意把我们安排在了“淮安厅”。在总理的“家乡”吃上总理最爱吃的淮扬菜,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倪总风趣地说。刻有江南织女纺织图的墙壁上悬挂着硬笔书法家李式法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墨宝。笔法结体精严、自然俊咏,笔笔流露出明清气息,字字展示着才情满怀

正当我们对李式法的硬笔书法感叹不已之际,美味大餐已经从从淮扬名菜“狮子头”开始。淮扬菜制作就像写诗作画,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狮子头在鲁菜中被称作四喜丸子,但是鲁菜四喜丸子的做法不及淮扬狮子头精细。

首先是选料:狮子头选材要精,细嫩猪肉一大块,六分肥肉,四分瘦弱,不可有筋骨之类掺杂其中。切肉时要多切少斩,挨着刀切成碎丁,越碎越好,然后略为斩剁,不可切的七斜八歪,不可剁成碎泥。然后是捏搓:捏的时候,要先调好芡粉要抹在两个手掌上,然后捏搓,这样狮子头外表便自然糊上了一层芡粉,而里面没有。其次是油炸:把丸子微微按扁,下油锅炸,以丸子表面紧绷微黄为度。再次是清蒸去油:把炸过的丸子轻轻放在碗里,大火蒸一个钟头以上。揭开锅盖,浮着满碗的油,用大匙把油撇去,或用大吸管吸去,使碗里不见一滴油。然后就是端上桌:看着满桌宾客,嘘唏赞叹,眉飞色舞了。这样的狮子头,吃也大有学问:不能用筷子夹,要用羹匙舀,其嫩如鸡蛋清,爽滑如豆腐。

淮扬地处中心地带,是连接中原与闽粤之地的重要枢纽,因此,淮扬菜兼容了鲁菜咸、色、浓特点和粤菜鲜、脆、嫩的特色的众多优点,自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甜咸适中、咸中微甜、原汁原味、原汁原汤的特点。汤在淮扬菜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逢菜必碗,逢碗必汤的说法。无论是狮子头、双圆烩皮肚、还是扬州煮干丝无不汤汁浓郁、味道醇美。

江苏人餐厅最具特色的汤要数鸭血白玉羹。所谓白玉即豆腐。鲁菜中有一道菜叫红白豆腐。二者所用原料基本相同,但是红白豆腐以菜为先,以吃为主,而鸭血白玉羹为一道汤羹,精选上乘鸭血、豆腐、金丝芹,切成菱形小块,温火慢炖,不稀不稠,红白绿相间,色香味俱全,舀一勺入口,咸淡适宜,细嫩爽滑,由舌尖四散开来,满口芳香,直达肺腑,大俗大雅皆可品尝。

孔子曾云:食色,性也。据店老板告诉我们,扬州一带美女,身材好,皮肤细腻,与扬州人先喝汤后吃菜有关。传说自隋炀帝起,历代帝王都有乘船下江南的嗜好,除了有龙戏凤之外,他们也有是冲着淮扬佳肴而去。其中朱元璋要算上一个,朱元璋最喜欢素有长江三鲜之称的鲥鱼、刀鱼、鮰鱼。在扬州一带有“春有刀鲚夏有鮰鲥,秋有蟹鸭冬有野蔬”的说法。

江苏人菜馆的红烧长江鮰鱼酥而不脱,外黄内白的鱼肉用筷子轻轻一拨便和鱼骨分离,夹起一块放入口中,香而不腻。清蒸长江刀鱼嫩味鲜、细嚼慢品,回味悠长。大烧长江鲥鱼色泽红亮、连鱼鳞都是酥脆酥脆的,甚是勾撩人胃口。

除了典雅俏丽,后人每评淮扬菜,常用一个“贵”字。这与扬州自古便是天下盐商、河务官员、乡绅富豪聚集之地有关。但是在江苏人菜馆除了长江三鲜因受制于产量,实属美食界稀有之物,价格分别为280元、180元、260元,其它菜品价格在多在三十二十之间,正好适合我等收入不高,可又嘴馋的小饕之人。还有不足十元的淡雅凉菜,清凉可口,可作下酒之物。

店主人自称对家乡菜很有感情,多年来醉心于淮扬菜的推广,以让济南食客品尝地道正宗淮扬菜为荣。不仅如此,他还潜心研究苏酒特点,推出清澈透明,优雅浓郁的江苏人酒在酒店供食客饮用。让食客在尽享淮扬美味的同时,也领略一下苏酒的丰满爽净、回味悠长。

于寻常菜馆不同。当香喷喷的淮扬菜炒饭端上来的时候,每个人仍然胃口大开,少的吃上一碗,多的三碗两碗不等。淮扬蛋炒饭选用江南上等白籼米或用新的白粳米,大小均匀的油菜、卤肉丁,略浸后下锅煮至熟透,无硬心,粒粒松散,松硬有度为宜。嚼起来很有筋道。全然没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不想下饭的感觉。

    古人有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眼下正值隆冬季节,虽无烟花烂漫,但能在这个冬日,在江苏人菜馆品尝淮扬美味,也是咱们北方人的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