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日记:我这三十年的日子(18)


1978年1月1日 星期日
    新的一年来到了。新的一年里,岁数在增长,身体在成长,知识和精神面貌也要一起长,我要做一个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学生。

1978年1月2日 星期一
    这两天学校放假,我还和平时一样地看书学习。只要学进去了,就会感到趣味无穷,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就会越学越想学,也越学越爱学了。

1978年1月3日 星期二
    今天上了新年的第一课,我们也进入了期末考试前的复习阶段。

1978年1月4日 星期三
    今天,我看了电影《战上海》。影片讲述了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故事。
    从小学到中学,班里的男同学都特别喜欢在课前课后的时间里,大讲“打仗电影”的事,讲里面的故事、学里面的人、说里面的话。刚看过的电影就更是如此了。可我不太喜欢看战斗故事片,我更喜欢看感情丰富的影片,比如让人一边看一边哭的朝鲜影片。

1978年1月6日 星期五
    下午放学后,我们班又办墙报专栏了,让校园生活丰富多采一些,同学们来到学校都会感到更愉快的。此外,我不觉得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我觉得一味埋头书案上,会很单调的。

1978年1月7日 星期六
    今天早自习的时候,我还是带着大家早读。上课前,我和高山同学闹着玩,我把他的书包扔在了窗台上。早读的时候,他好象是因为这件事,有意要和我作对似的,一直在捣乱,不好好地朗读。我说了他两次,他还是不听,我气得跑过去,夺过他手上的书,摔在了地上。这下,他哭了,一边哭一边骂我:“欺负你爷干啥。”我和他大吵起来。班主任崔老师把我们两个都叫到他的办公室里,说了他也说了我,说我性子急躁,办事不注意方式方法。

1978年1月8日 星期日
    今天,班里又评小红旗了。有一次,老师上课点了郭微同学的名,我不同意郭微升小红旗;其他的班委员都不表态,不说可以升也不说不能升,最后,还是给郭微升了小旗。我看郭微和邵丽两个女同学最近退步很大,纪律不好,学习成绩也停步不前,上课之前和下课以后,他们轻松地玩着“砸沙包”,对期末考试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1978年1月9日 星期一
    今天早上早读的时候,同桌的施惠同学和冯小柱同学又说又笑的,不肯读课文。我过去说他们俩,冯小柱低头不响,施惠看着我说:“别看老师捧着你”。我很生气。他们这样一闹,别的同学读起课文来,也是有一声没一声的,稀稀拉拉的声音,像念经似的。我火了:“你们想不想念了?好像我爱领你们早读似的”。我这是何苦呢?自己做点事情不好吗?干嘛没事找事要带着大家早读呢?
 
1978年1月10日 星期二
    今天下午,我到学校去,在走廊里碰到周宝玲,我问她:“今天开啥会?”她说:“今天不开会”。我又问:“明天呢?”周宝玲冲我一笑:“欢送你上大学呀!”她这种讽刺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越来越感到:她的嫉妒心很强。我听别人讲,周宝玲说她一定要超过我。笑话,她这一辈子也不要想,就凭她那脑子,哼!

1978年1月11日 星期三
    今天,我看了戏曲故事片《刘三姐》。这部故事片音乐美、歌曲美、风景美、人也美,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好影片呀!比起“四人帮”那些公式化和“三突出”的影片来,好看多了。

1978年1月12日 星期四
    今天晚上,我看了电影,故事片《白毛女》,主演是田华和陈强。我们这些经过文革时代的人,都对电影芭蕾舞剧《白毛女》太熟悉了,也不知看过多少遍了,对影片里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对影片里的每一首插曲都能张口就来。现在看了故事片,我觉得这部片子更加地真实和感人;不过,芭蕾舞剧的音乐我觉得更好听。

1978年1月14日 星期六
    明天,期末考试就要考外语了。已经连着几天了,我早上一起来,就读外语,读了几天,现在我的嗓子又干又疼。考试我是舍得下功夫的,一直拿第一的,我就不想拿第二了。

1978年1月21日 星期六
    到今天为止,期末考试的六门课,政治、语文、化学、数学、物理、外语全部考完了。
    今天晚上,我看了故事片《战地黄花》。影片表现了草原上乌兰牧骑(红色宣传队)的生活。

1978年1月22日 星期日
    今天,学校基本上就放寒假了,我又要开始以自习为主了。

1978年1月25日 星期三
    今天晚上,我看了电影,京剧片《杨门女将》。这种老式京剧和我们在文革中大量看到的革命现代京剧,太不一样了。我特别喜欢老京戏里的服装;唱的什么,不看字幕听不懂。以前的人,在生活里,也穿这样的衣服吗?

1978年1月26日 星期四
    今天,学校开了结业典礼大会。会后,布置寒假任务。我担任了学校寒假里的图书管理员,还承担了执勤民兵的任务。
    今天晚上,我看了电影《春满人间》。影片的主演是白杨和王丹凤。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所医院全力以赴地抢救因保护国家财产而负伤的炼钢工人的故事。
   
1978年1月28日 星期六
    今天,我第一次戴上了执勤民兵的牌子,参与管理市场。我们年级的几个小民兵,先到了纺织城工商所;然后,由两个工商队员带我们一起去街上巡查。两个工商队员都很年轻,一个姓王,一个姓聂。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几个小民兵有些拘禁,看到有人在街上摆摊,走到跟前却说不出话来;跟着小王和小聂转了几条路,我们也就渐渐地放开了。一天下来,我们把整个纺织城都跑遍了,一直走到了纺织城边上的堡子村。我们收缴了农民私自拿出来卖的摔炮和烟叶等,也象征性地给了他们几块钱,基本上是无偿没收的。
    我这人心太软,干不了这事。今天有件事,让我过后想了很多,也自责了很多。我们走到堡子村那里,看到路边有一个农民,蹲在寒风中卖烟叶;他裹着一件脏兮兮的黑棉袄,戴了一顶深蓝色的破棉帽;他的一只耳朵也不知怎么伤着了,耳朵上包了一大块纱布。不知是因为天气冷,还是他看到我们后吓的,我们过去后,他站起来,抖动着身体。我们收起了他摊在地上的烟叶,把他带到了旁边的供销社里。小王看他可怜,扔给他两把烟叶,让他拿回去。他还想再拿一把黄黄的烟叶,小聂严厉地呵斥了他。最后,给了他两块钱,让他走了。回来以后,我一直在想这件事,这个农民真可怜,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太残酷了呢?

1978年1月31日 星期二
    连着几天,我看完了姚雪垠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第二卷(上册)。这部小说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王永祥推荐我们看的。王永祥老师根据李自成这部长篇小说,编了一套连环画,已经出版了几期了。王老师还专门在学校里,搞了一次小说《李自成》的文学欣赏讲座;我听了这次讲座,才产生了读此书的欲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