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现在刻意"救市"就是重吹泡沫
4月14日,沪指跌破3300点,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我认为,虽然现在沪指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跌到了2008年4月14日的3296点,但现在A股市场的泡沫仍然相当严重,现在政府如果刻意去"救市"就等于是重吹泡沫。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
因为股民购买股票的目的是赚钱,并且主要是为了分享上市公司的利润。而上市公司的利润是股票真实利润的唯一来源。所以,如果上市公司不赚钱,那股民的利润从哪里来呢?虽然有时候有些股民可以通过炒作赚钱,但只要他们赚的不是上市公司的利润,那就必定是赚了另一些股民亏的钱。
事实证明,在过去的两年中,所有上市公司给流通股股民赚的钱还不及交易费用--印花税和佣金。那么,股民去赚谁的钱呢?
虽然股市是一个允许投机的"投资场所",但最好不要把它当作一个可以投资的"投机场所","博傻理论"在股市大行其道,但不要认为自己每次都能找到比自己更大的傻瓜。
投资股市如果不是靠"博傻"赚钱,那就只能做"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就是能比较稳健地分享企业现实利润和将来预期利润,并且在遇到特别好的"牛市行情"时还可以抛售获得额外利润的投资,而不是纯粹靠"博傻"从其他股民那里获利的投资。
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包括股票,只有价格合适的东西才是好东西,价格太贵就可能是垃圾。比方说,苹果2-10元/kg的时候对于你来说是好东西,但如果是100元/kg的时候你还认为是好东西吗?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很过散户股民从来就不太关注他们所买股票的价格,甚至从来没看过自己投资的企业的财务报告,而只关注这个企业"听说"好不好,"基本面"好不好,经济形势好不好,并关注是否能找到比自己更大的傻瓜。
比方说"中石油"在上市的时候,我就告诫身边的很多朋友: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中石油的每股价值最多就值16元左右,傻瓜才愿意按20元以上的价格买呢!所以我和那些相信我这一判断的人都在"中石油"上市的当天就把中签的股票全抛了。
股票的合理价格由三部分组成: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现实收益水平和未来预期的收益水平的贴现。超过这个合理的价值水平的股价,就是泡沫。当然股市是允许一定的泡沫存在的,如果企业未来经营得很好,泡沫就有可能被充实。
大家知道,股票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只有投资股票的预期收益大于甚至远远大于安全投资的收益时,这个股票的价格才是合理的。
众所周知,现在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4.14%,扣除5%的所得税之后还有3.93%,这个回报率是完全有把握的。那么,作为风险投资的股票的合理价格如何估算呢?
以"中石油"为例,2007年实现的每股收益为0.7353元,如果全部用于分红,扣除20%的所得税后每股收益为0.5882元,按0.5882元的收益参照银行利率推算,中石油的股票价格应该低于16.15元/股【0.5882/0.0393=14.97+1.18(2007年未分配利润1.4782元扣除所得税)】。因为你把14.97元存在银行也同样有0.5882元的收益,并且这些收益你不必支付印花税和佣金。你如果不想得到更多的回报那何必在股市浪费时间呢?你浪费在股市的时间是没有人给你付工资的。当然,如果你预期"中石油"在未来有很快的业绩增长,那价格可以相应提升。但从过去几年的业绩来看,你认为它的业绩会很快提升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使中石油维持了去年的收益率,即使是按16.15元买进,得到的收益也仅仅是保持了3.93%的年收益。这点收益你能满意吗?所以,对于我来说,如果预期年收益率低于10%,那我是坚决不买的。也就是说,如果我预计不到中石油未来的业绩有显著的增长,我在6.35元以上的价格是不会买进中石油的,因为我在其他方面可以安全稳健地得到12%以上的收益。
同样的道理可以推算去其他股票的合理价格。在假定今年和未来上市公司的收益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五粮液最多值10元/股,天威保变最多值8元/股;石基信息最多值39元/股;中国神华最多值21元/股;中金黄金最多值18元/股;山东黄金最多值27元/股;贵州茅台最多值66元/股;苏宁电器最多值22元/股;中国平安最多值42元/股;中国铝业最多值17元/股。如果你愿意花更高的价钱买入这些股票,那你必须找到足够的理由证明这些企业未来的业绩能增长到相应的水平,否则就是"博傻"。
但对于在过去的一年里证券投资收益占20%以上的股票将有必要扣除投资收益再推算。因为去年证券投资收益主要是因为泡沫带来的,而今年的投资收益极有可能变为负值,比如说"中信证券"和"吉林敖东"。
到目前为止,有一些股票已经跌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合理的价位就是按我上述公式推算出来的价格加上合理预期的贴现,否则就同样是不值得投资的。在今天的行情下,只要不是"价值投资",就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现在看指数已没有多大意义了,看好股票的"合理价格"和预期收益才是有意义的。
另外,也许有人会说现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不可信,凭财务报告推算股价没有道理。那我想问你,既然财务报告都不可信,那我们还有什么值得相信的呢?这样的股票还能买吗?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很多股民发现自己被套了,就一直想等到回到高位再卖,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有些股票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也回不到当时的高位了。理性的办法是:只要你预期会继续下跌就赶快卖了,"少亏"就是"赚";等它跌到低位你预期又要涨了时又买回来;等涨到一定的高度你预期又要跌了时又把它抛了;这样几个反复,你也就可能解套了。对于极有可能继续下跌或大跌的股票尤其应该如此。
面对2006年和2007年的"疯牛",让人们几乎都想放弃白领蓝领的工作,到股市里淘金,以为钱是从键盘上敲出来的。虽然5.30的大棒把广大散户打晕了,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基金公司和机构,打着蓝筹"价值投资"的幌子,进行着更疯狂的投机,他们制造的那披着"牛皮"的虚假指数,让无数的散户股民又在高位套牢。当谎言成不了真理的时候,基金及机构在连续下跌无法逃脱之际,采用了疯狂的杀跌,跌停再跌停,反正不是自己的钱。基民也开始倒霉了,本想图省事而购买基金的基民终于严重亏损。
我认为,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分析,虽然有少数股票可以投资了,但大部分股票依然泡沫严重,股指完全有可能进一步下跌。股指的提升不能靠舆论和政府,只能靠企业的真实业绩。业绩提高了,股指就应该高;业绩不行,股指就应该跌。
呼号政府给投资者信心也是对的,但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制度的完善和降低印花税。降低印花税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这有利于股市的良性发展。
昨天有读者来信说:"我赞同你在文章‘股市价值投资可以从今天开始'中的观点和精辟的分析,但我有如下疑问:那些基金公司经理们、甚至包括证监会的官员们当然也应该懂得什么叫价值投资,他们也一定知道从总体上讲A股在5000点以上甚至6000点左右是高估了价值、是有巨大的泡沫,在那么高的点位上是没有投资价值的。但为什么那些基金公司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的时候还在打开申购,这不明摆着就是骗钱吗?(因为大多数老百姓是没有专业知识的,而这些基金公司经理有!)。那可不可以这么理解:这些基金公司都是些圈钱公司?此外,证监会的官员们甚至包括中央一些对股市有影响力的高官们总是用经济基本面良好、慢牛论(实际上从去年10月以来可能就已经进入了超级大熊市)来告戒普通中小投资者要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使得许多善良的普通老百姓信以为真,从而在高位被套至今。您说他们这些人也不懂价值投资?毕竟他们除了是官员外,还都是以资本市场的专业人士甚至学者来自诩的。那是否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证监会的官员们甚至包括中央一些对股市有影响力的高官们他们可能已经与中石油、平安这些圈钱公司一起联手做空中国A股,他们也是故意圈老百姓的血汗钱哪?如果真是那样,这次股灾可真是个国家级的大阴谋!"
我的答复是:"凭基金公司的专业知识来说,他们是应该懂得‘价值投资'的,但关键是他们手中的钱不是自己的钱,泡沫越大对他们越有好处--可以多发奖金,多提佣金。等股市泡沫破灭时,他们个人早就富得流油了。亏的钱又不是自己的,大不了基金公司破产。另外基金公司还可以雇佣那些‘昧着良心的股评家'来忽悠散户,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媒体。散户如果不做真正'价值投资',不上当才怪呢!至于官员,他们大部分人从来没办过企业,以为经济形势好就会使每一只股票涨价。错了!只有经济形势直接能为企业增加现实利润时股票才会真正的牛,最大的基本面其实就是企业能分配的现实红利和预期红利,否则都是虚的。比方说大家都认为深圳好,但深圳也有乞丐。就像有些女的听说外国人有钱有教养就嫁给了一个外国人,没想到他嫁的人竟然是一个南非的流浪汉。最后后悔莫及!"
针对今天的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从整体来看股指泡沫依然严重。所以我说"政府现在刻意‘救市'就是重吹泡沫"。降低印花税、加强监管避免暗箱抄作和操纵股市才是对的。
4月14日,沪指跌破3300点,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我认为,虽然现在沪指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跌到了2008年4月14日的3296点,但现在A股市场的泡沫仍然相当严重,现在政府如果刻意去"救市"就等于是重吹泡沫。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
因为股民购买股票的目的是赚钱,并且主要是为了分享上市公司的利润。而上市公司的利润是股票真实利润的唯一来源。所以,如果上市公司不赚钱,那股民的利润从哪里来呢?虽然有时候有些股民可以通过炒作赚钱,但只要他们赚的不是上市公司的利润,那就必定是赚了另一些股民亏的钱。
事实证明,在过去的两年中,所有上市公司给流通股股民赚的钱还不及交易费用--印花税和佣金。那么,股民去赚谁的钱呢?
虽然股市是一个允许投机的"投资场所",但最好不要把它当作一个可以投资的"投机场所","博傻理论"在股市大行其道,但不要认为自己每次都能找到比自己更大的傻瓜。
投资股市如果不是靠"博傻"赚钱,那就只能做"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就是能比较稳健地分享企业现实利润和将来预期利润,并且在遇到特别好的"牛市行情"时还可以抛售获得额外利润的投资,而不是纯粹靠"博傻"从其他股民那里获利的投资。
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包括股票,只有价格合适的东西才是好东西,价格太贵就可能是垃圾。比方说,苹果2-10元/kg的时候对于你来说是好东西,但如果是100元/kg的时候你还认为是好东西吗?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很过散户股民从来就不太关注他们所买股票的价格,甚至从来没看过自己投资的企业的财务报告,而只关注这个企业"听说"好不好,"基本面"好不好,经济形势好不好,并关注是否能找到比自己更大的傻瓜。
比方说"中石油"在上市的时候,我就告诫身边的很多朋友: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中石油的每股价值最多就值16元左右,傻瓜才愿意按20元以上的价格买呢!所以我和那些相信我这一判断的人都在"中石油"上市的当天就把中签的股票全抛了。
股票的合理价格由三部分组成: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现实收益水平和未来预期的收益水平的贴现。超过这个合理的价值水平的股价,就是泡沫。当然股市是允许一定的泡沫存在的,如果企业未来经营得很好,泡沫就有可能被充实。
大家知道,股票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只有投资股票的预期收益大于甚至远远大于安全投资的收益时,这个股票的价格才是合理的。
众所周知,现在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4.14%,扣除5%的所得税之后还有3.93%,这个回报率是完全有把握的。那么,作为风险投资的股票的合理价格如何估算呢?
以"中石油"为例,2007年实现的每股收益为0.7353元,如果全部用于分红,扣除20%的所得税后每股收益为0.5882元,按0.5882元的收益参照银行利率推算,中石油的股票价格应该低于16.15元/股【0.5882/0.0393=14.97+1.18(2007年未分配利润1.4782元扣除所得税)】。因为你把14.97元存在银行也同样有0.5882元的收益,并且这些收益你不必支付印花税和佣金。你如果不想得到更多的回报那何必在股市浪费时间呢?你浪费在股市的时间是没有人给你付工资的。当然,如果你预期"中石油"在未来有很快的业绩增长,那价格可以相应提升。但从过去几年的业绩来看,你认为它的业绩会很快提升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使中石油维持了去年的收益率,即使是按16.15元买进,得到的收益也仅仅是保持了3.93%的年收益。这点收益你能满意吗?所以,对于我来说,如果预期年收益率低于10%,那我是坚决不买的。也就是说,如果我预计不到中石油未来的业绩有显著的增长,我在6.35元以上的价格是不会买进中石油的,因为我在其他方面可以安全稳健地得到12%以上的收益。
同样的道理可以推算去其他股票的合理价格。在假定今年和未来上市公司的收益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五粮液最多值10元/股,天威保变最多值8元/股;石基信息最多值39元/股;中国神华最多值21元/股;中金黄金最多值18元/股;山东黄金最多值27元/股;贵州茅台最多值66元/股;苏宁电器最多值22元/股;中国平安最多值42元/股;中国铝业最多值17元/股。如果你愿意花更高的价钱买入这些股票,那你必须找到足够的理由证明这些企业未来的业绩能增长到相应的水平,否则就是"博傻"。
但对于在过去的一年里证券投资收益占20%以上的股票将有必要扣除投资收益再推算。因为去年证券投资收益主要是因为泡沫带来的,而今年的投资收益极有可能变为负值,比如说"中信证券"和"吉林敖东"。
到目前为止,有一些股票已经跌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合理的价位就是按我上述公式推算出来的价格加上合理预期的贴现,否则就同样是不值得投资的。在今天的行情下,只要不是"价值投资",就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现在看指数已没有多大意义了,看好股票的"合理价格"和预期收益才是有意义的。
另外,也许有人会说现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不可信,凭财务报告推算股价没有道理。那我想问你,既然财务报告都不可信,那我们还有什么值得相信的呢?这样的股票还能买吗?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很多股民发现自己被套了,就一直想等到回到高位再卖,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有些股票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也回不到当时的高位了。理性的办法是:只要你预期会继续下跌就赶快卖了,"少亏"就是"赚";等它跌到低位你预期又要涨了时又买回来;等涨到一定的高度你预期又要跌了时又把它抛了;这样几个反复,你也就可能解套了。对于极有可能继续下跌或大跌的股票尤其应该如此。
面对2006年和2007年的"疯牛",让人们几乎都想放弃白领蓝领的工作,到股市里淘金,以为钱是从键盘上敲出来的。虽然5.30的大棒把广大散户打晕了,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基金公司和机构,打着蓝筹"价值投资"的幌子,进行着更疯狂的投机,他们制造的那披着"牛皮"的虚假指数,让无数的散户股民又在高位套牢。当谎言成不了真理的时候,基金及机构在连续下跌无法逃脱之际,采用了疯狂的杀跌,跌停再跌停,反正不是自己的钱。基民也开始倒霉了,本想图省事而购买基金的基民终于严重亏损。
我认为,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分析,虽然有少数股票可以投资了,但大部分股票依然泡沫严重,股指完全有可能进一步下跌。股指的提升不能靠舆论和政府,只能靠企业的真实业绩。业绩提高了,股指就应该高;业绩不行,股指就应该跌。
呼号政府给投资者信心也是对的,但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制度的完善和降低印花税。降低印花税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这有利于股市的良性发展。
昨天有读者来信说:"我赞同你在文章‘股市价值投资可以从今天开始'中的观点和精辟的分析,但我有如下疑问:那些基金公司经理们、甚至包括证监会的官员们当然也应该懂得什么叫价值投资,他们也一定知道从总体上讲A股在5000点以上甚至6000点左右是高估了价值、是有巨大的泡沫,在那么高的点位上是没有投资价值的。但为什么那些基金公司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的时候还在打开申购,这不明摆着就是骗钱吗?(因为大多数老百姓是没有专业知识的,而这些基金公司经理有!)。那可不可以这么理解:这些基金公司都是些圈钱公司?此外,证监会的官员们甚至包括中央一些对股市有影响力的高官们总是用经济基本面良好、慢牛论(实际上从去年10月以来可能就已经进入了超级大熊市)来告戒普通中小投资者要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使得许多善良的普通老百姓信以为真,从而在高位被套至今。您说他们这些人也不懂价值投资?毕竟他们除了是官员外,还都是以资本市场的专业人士甚至学者来自诩的。那是否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证监会的官员们甚至包括中央一些对股市有影响力的高官们他们可能已经与中石油、平安这些圈钱公司一起联手做空中国A股,他们也是故意圈老百姓的血汗钱哪?如果真是那样,这次股灾可真是个国家级的大阴谋!"
我的答复是:"凭基金公司的专业知识来说,他们是应该懂得‘价值投资'的,但关键是他们手中的钱不是自己的钱,泡沫越大对他们越有好处--可以多发奖金,多提佣金。等股市泡沫破灭时,他们个人早就富得流油了。亏的钱又不是自己的,大不了基金公司破产。另外基金公司还可以雇佣那些‘昧着良心的股评家'来忽悠散户,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媒体。散户如果不做真正'价值投资',不上当才怪呢!至于官员,他们大部分人从来没办过企业,以为经济形势好就会使每一只股票涨价。错了!只有经济形势直接能为企业增加现实利润时股票才会真正的牛,最大的基本面其实就是企业能分配的现实红利和预期红利,否则都是虚的。比方说大家都认为深圳好,但深圳也有乞丐。就像有些女的听说外国人有钱有教养就嫁给了一个外国人,没想到他嫁的人竟然是一个南非的流浪汉。最后后悔莫及!"
针对今天的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从整体来看股指泡沫依然严重。所以我说"政府现在刻意‘救市'就是重吹泡沫"。降低印花税、加强监管避免暗箱抄作和操纵股市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