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要趁早


                                做好事要趁早

                                                                                      许锋


        战国时代,兵荒马乱。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外交有功,拜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心里不爽,到处找蔺相如的茬子。蔺相如很聪明,处处忍让。廉颇最后不好意思,粗人用了粗办法,光膀子背着树杈子到蔺相如家请罪。读过几年书的人,都知道这个典故。
        要说这事首先得怪赵惠文王,是他思想政治工作没做好,提拔了新干部,没安抚老部下。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官衔上的,总之,埋下了“隐患”。幸亏蔺相如和廉颇都是好人,不说德才兼备,那也是光明磊落,才没有把事情闹大,否则,若是遇到和珅那样的坏蛋,从中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落井下石,那赵惠文王可有事干了。
       廉颇是武将,那时分武将、文官。不知道廉颇书读得多与少,暂且算他是个粗人吧。粗人采用了粗办法。但往往打动“细人”的,就是粗办法。若廉颇自己或雇个有些名气的自由撰稿人写一封道歉信,或者谱个曲儿填个词儿,委婉地表达歉意,不知蔺相如看了、听了会是怎样的感受。
       粗办法见效快。但所谓的粗,不是粗声恶气,粗手粗脚。廉颇的方法从表面上看是粗了点,但实在、坦诚、心大。粗人就是这副德行,一旦被感动,就恨不得掏心窝子。掏了心窝子,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感动别人,一种是被别人算计。
       人心隔肚皮。世间最不保险的是人心。人心没有保质期和安全期。人一旦掏了心窝子,其实也就是亮出了自己的弱点;掏心窝子自然要说真话,办真事;真话真事有时就成了别人的把柄。俩人关系好时无所谓;一旦有了芥蒂,那就说不准了。在朋友和亲友两肋插刀的人前仆后继。
        廉颇一根大树杈子就把蔺相如打发了,又效果奇妙,真是以最少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回报,性价比绝对是高。搁在现在,得罪了人,恐怕得出点“血”。即便出了“血”,人家能否不计前嫌还是个未知数。
        其实说回来,不管是粗人粗办法,还是“细”人“细”办法,关键是人没问题。遇到坏人、心术不正者、小人,什么办法也没用。我们还常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呢,你想想,十年前你得罪了谁,你间接得罪了谁,你是忘得干净彻底了,但有人给你记着。多么可怕。为了不让人十年后在你一点防备都没有时报仇、遭到沉重的打击,赶紧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做好人好事也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