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这个词的确在当今响逾全球,也确实促进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同时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资源被大量不合理的低效率的使用;农民工辛勤的劳动没有得合理的回报;在制造方面,核心技术的获得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先进的管理思想也很难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中得以实施.总之,中国制造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从短期来看是有利的,而从长期来看,显然是弊大于利.但是不管怎么样,既然我们选择了这种发展模式,并且执行了几十年,我们就不应该再来指责它的是是非非,而应该务实的向前看,因为我们不可能回到几十年前.
而今之计是如何实现"中国制造"的质的转变,让其更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和其根本利益.比如说,加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创造中国自己的战略品牌,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打造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竟争力,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应该给与在"中国制造"中作出巨大贡献而没有得到应有回报的广大农民工一定程度上的补偿,以及加强对环境的治理,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确保中国的长治久安,稳定才能发展这是不变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