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坊间早已闹得喧嚷不休。挺评估者,批评估者,都不乏其人。从其初衷出发,似乎评估的确理所应当,刻不容缓。从其实施来看,似乎弄虚作假,劳民伤财。大体看来,批评者大多是民间的思想者和观察家,赞成者大多是教育界的研究者,但大多是有领导职务的人。那些没发言的人,到底是什么意见,有兴趣的研究者可以采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可得对这一问题的稍完备的认识。
搞评估是必要的,关键是怎么评估。我们既不可因为在评估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而否定评估的必要性;更不可因为有必要实施评估而不顾及评估的方法和策略。目前这种指定时间,集体评估,看材料,看课堂,这种评估似乎看不出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出来。既然指定了时间,当然此前就要做各准备,既然是看各种材料,当然此前就得准备无数材料。既然得准备材料,而且要检查几年来的材料,当然由于工程如此浩大,光靠少数工作人员不能建立功勋。于是乎,全民动员,上下一心,师生互动 ,以“不是做假,而是补课”为冠冕堂皇之理由,将过去几年来的试卷、论文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粗到精地组建了起来,皇皇大观,在评估期间,自然是胸有成竹,理直气壮地陪着专家们看材料,找问题,寻对策,提意见,然后给予优或良的等级。这种等级大体上与学校地位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一所部属学校,不可能是差,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很难爬到优。省属重点类大学大体介于优良之间,当然得加倍努力。
在我看来,评估过程中受害最大的其实是学生,再推广开来,受害最大的是社会,是国家。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说要加强诚信教育,在推行公民道德,现在看来,确实是建设太难,破坏太易。至少在评估前,我没感觉到这方面的严重危机。不诚信,往往还是个人的行为,而教学评估则因其工程的浩大,不得不让学生大面积参与,使学生也明白其中的端倪。此前灌输的公民道德,与评估过程中的表现如此不同,让学生无所适从。当我们所做的事,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与我们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如此不同时,我们到底选择怎么做?这些摆在学生面前的问题,都是要拿出答案的。学生怎么答,直接关系到其在学校的成绩。但是在学校取得高分,到社会上,还拿什么得高分?
这次爆出的广西师大校领导集体迎接评估专家组秘书,说起来其实也是个小事。但推究起来,其中问题也很大。据说这个消息不过是广西师大在其校园网上挂出的评估快讯的消息,突出对专家组的热诚迎接,表明其对评估工作很重视。这则消息还附了好几张图片。那位年轻的秘书,据说是某校教务处的一位科员,估计工作并不太久,借调到评估组做秘书,其实多是做联络和服务工作,又据闻多次参加评估,见广西师大如此接待应是见惯不惊,不过想起来,广西师大的动作确实是最大的,搞了个集体迎接。也怪某网友思维敏捷,将这个消息转发在凯迪网上,一时言论纷纭,各大网站转载,这个事情影响就搞大了。
这个事情,怎么来看,都只是教学评估中的一件小事。所以,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其实就是我在前面讲到的对整个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