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你知道你爷爷的曾祖父吗?


有人说股市就是一个赌场。你看看那些在股市论坛中跟帖的股民所言,就如同听赌场中一群赌徒在声嘶力竭地喊叫“大!大!大!”“小、小!小!”一样。当在赌输之后,股民往往还没有赌徒们“愿赌服输”的良好心理素质,往往因此而抱怨、谩骂,而不愿为自己“偷鸡不着”而蚀去的这把米承担责任。有人为这些赌徒开出了妙法,那就是不要“投机”,要“价值投资”。

如果说起“价值”二字话就长了。经济学迄今为止都不知道“价值”为何物,更分不清价格和价值是什么关系,如此惘论“价值投资”又有几分可信?但就众人似懂非懂的“价值投资”来看,也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由于经济行为涉及到交易双方,因此,有关经济方面的一些概念、术语和定律也都是有适于部分还是整体的差异的,对“部分”成立的对“整体”就不见得成立,但是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例如,“赚钱”不等于“经济增长”,不能相提并论。原因之一就是,前者是针对“部分”而言的,而后者是针对整体而言的。在一个“钱”数一定的经济体当中,有人赚了钱,就必然有人亏了钱,不存在基于总体赚钱的增长。“厂商”部门如果是集体盈利了,则不过是意味着“居民”部门整体的储蓄在减少而已。

大家都知道商品市场上的赚钱方法惟一的是“低吸高抛”“低买高卖”“低进高出”,但是这个金科玉律只是一句没有用的大白话,是建立在其不成立之上的。用“悖论”一词的定义——有其假定导出与其结论相反的结论——来看,这个赚钱定律其实就是一个“悖论”。

为何说它是悖论?因为要赚到钱,你要抛得出去才行,只要不抛,就会被认为只是“纸上富贵”。但是,你如果在高位抛得了,就意味着有人在高位吃进,也就是说,你的“高抛”是建立在有人“高吸”,如果你“高抛”赚到了钱,就意味着他人“高吸”是赔钱。如果他人“高吸”之后能在更高抛出也赚到了钱,则你的“高抛”不过是“踩空”的代名词而已,你赚到的是绝对数,而赔的是相对的财富,而贫富本来就是相对的。

为何说诸如技术分析或者建立其上的股市分析软件都是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因为它没有认识到它信奉的东西恰恰是建立在不成立之上的。它把所有的交易者都变成交易的一个方面,而消灭了交易的对方,等于是取消了交易。

“低吸高抛”的赚钱律用于纯粹的资本市场则更是如此。因为货币不能吃不能穿不因使用而减少其物理数量,所变化的只有所有权。在资本市场上都是“厂商”,没有“居民”。这种私有权“变化”就犹如两个孩子指着天上的星星说这颗属于你那颗属于我一样,游戏而已。

 

多长时间的投资回收周期算是长期的价值投资?吉姆·罗杰斯认为是一百年,罗杰斯警告做空A股者说:“在2008年卖掉中国公司股票的那些人,将会像在1908年卖掉美国股票那些人一样后悔,当时美国股市也经历了大跌,可是所有买入的人都成了最大赢家。”

一百年有多久?你现在人到中年,看到的新出生的孙代比你小50岁吧,100年之后,你这个孙子的重孙子都已经出世了,你是说你现在是在为你孙子的重孙子而投资A股吗?到时候还有A股市场吗?如果是“世元”推出来恐怕是连汇市都没有了吧?你知道你曾祖父的爷爷(或你爷爷的曾祖父)是谁吗?你能相信你孙子的重孙子是什么样吗?你相信罗杰斯是在为此而投资吗?百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爆炸式几何级数式加速发展的世界百年后又是什么样子?有人会为之充满希望和为之努力吗?现在还有几人具有古代君王般“千秋万代”的事业心?

 

网路上流传一个“警世名言”:远离毒品、远离赌场、远离股市。不过这也是最没有用的名言了,因为据说戒毒成功率还不到5%,很多赌徒剁掉手指还去赌,能戒赌的也不算是赌徒,能远离股市的就不是股民了。如此悠扬琴声只怕是弹错了对象。

 

阅读链接:

市场的“长久”有多久? 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2134

股评忽悠http://ecoblogger.bokee.com/666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