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谁哭了
早上孩子们一来幼儿园就开始玩起了区角游戏,而我则忙着准备教具。不一会儿,陈卓小朋友就跑到我面前告状说:“娃娃家的小朋友把玩具扔了一地。”于是我马上走过去一看,娃娃家一片狼籍,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见散落的玩具。这时我只好请小朋友帮忙收拾玩具,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居然没有人理我,甚至有的孩子端端地坐到小椅子上竟看着我着急,也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突然我看到了被扔在角落的娃娃,一下子办法来了。于是我走进娃娃家佯装好奇的样子说:“你们听,谁哭了呀?”小朋友们看到我的表情,立即安静了下来,随我左看右看。我小心地抱起地上的娃娃着急地问:“原来是宝宝呀,你为什么哭呢?”我把耳朵贴近娃娃,然后做倾听状,像听明白了似的,并点点头对小朋友说:“刚才娃娃想出去玩,不小心踩到玩具,摔倒了,把膝盖摔伤了,还在疼呢!”“你们快些把玩具收拾好,别再让她哭了,好吗?”。话声刚一落下,只见小朋友们迅速地收拾起了玩具。吕嘉莹小朋友还边收边说:“宝宝别哭了,我来给你揉揉就不疼了。”不一会儿功夫,玩具就被小朋友们收拾好了。
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心理活动带有一定的直觉性,并且他们喜欢把想像当做现实,教师用拟人化的口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使他们能够很快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既可以开展游戏,又可以培养他们的习惯。
可是为什么幼儿会玩了玩具又不收拾呢?这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在幼儿园,首先我们平时很注意让他们在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收拾好,但往往在他还们还没有收拾完的时候,我们就去替他们收拾了,这样他们就开始不经心了,于是就形成了老是等待大人替他们收拾的习惯。其次在收拾玩具的时候,早操活动也要开始了,而这时他们脑子里已经出现了早操活动的影子,他们急于要进入早操这个活动,所以大多数幼儿都端端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等待老师的指挥,因此没有耐心把玩具收拾好。再次是在平时的娃娃家游戏中,老师也缺乏对他们收拾玩具的表扬,所以让他们觉得收拾与不收拾都一个样。
在家里,首先部分家长没有做到要给幼儿提供一个简单、整齐、舒适的环境,而凌乱的环境则让幼儿养成了不爱收拾的习惯。其次有的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帮他们操办,这让幼儿觉得根本不需要让自己收拾玩具,反正会有人帮我收拾的,养成了幼儿懒惰的习惯。再次幼儿玩了玩具,自己虽收拾了,但摆放不够好,部分家长采取了批评幼儿的方法,引起幼儿的抵触情绪,不愿意收拾。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父母言传身教中培养出来的,父母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它们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最直接的,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孩子的行为习惯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需要共同的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
黄立娟
200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