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名有好事出名,也有坏事出名的!于丹是靠误读历史出名吗?!
今年春节期间,于丹卷土重来,以孝敬、智能、诚信、学习、治世等方面为题,在《百家讲坛》上再讲《论语》。于丹的新讲座也引来一些批评声音,批评者马千里指出,于丹开场第一讲就存在很多硬伤,几乎是“一分钟一处”。(2月13日《重庆晨报》)
马千里指出的硬伤,实属学术批判。其实所谓孝道,孔子以前就已发祥,在殷商时期就有“善事父母”的孝道观念,而非是于丹的“但是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不能因为孔子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归功于孔子。
其实,于丹讲座屡屡被揪硬伤。马千里只是其中最较真的一个,为此,出版了《当〈论语〉》遭遇于丹》一书,纠正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中的百余处硬伤。此外,有意思的是,上过《百家讲坛》的人物“同室操戈”,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在《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中说:百家讲坛主讲人最不靠谱是于丹。
于丹不靠谱,在于没有认识自己。《百家讲坛》捧出的于丹、易中天等明星式人物,不过是对传统文化典籍娱乐化解读。而《百家讲坛》从吊起人们重视文化的胃口,时至今日,已经完全是商业化操作了。但节目火了,于丹红了,奔波各地忙于签名售书,频频在各家电视台露脸,也没有“靠谱”的时间,便谈不上开拓自己,突破自己,自然要在一个圈子里转来转去,接着不靠谱了。
而不靠谱的于丹还没失去《百家讲坛》,这也让人看到,《百家讲坛》不是百花齐放,而是固步自封,青睐抢到行情,争到座位的明星式人物,为其提供不靠谱的“魔鬼的床”。可以说,于丹不靠谱是《百家讲坛》不负责任,也是这样的环境“培养”出来的。
但事实上,一个传播渠道总是被明星式人物垄断,这是一种悲哀的事。如果说《百家讲坛》曾经是一个品牌,现在看,却越来越苍白,平庸,拿不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