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在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的专栏里,我列举了自己多年来对股市的一些了解。当时,我把股市比作在线扑克牌游戏,有匿名的对手和各种不断变化的可能性。读者对这篇专栏反映不错,所以本月我决定重拾这个话题。以下是我对股市的更多了解。
1.人们处理不了高回报。
人们说是想在股市上挣大钱,但由于人类的心理,极少有人能处理好随之而来的波动性。损失1美元,即使是暂时性的,其痛苦程度也远大于赚取1美元带来的快乐。
《财富公式》(Fortunes Formula)一书详细描述了贝尔实验室(Bell Labs)数学家约翰•凯利(John Kelly)发明其公式的渊源。根据他的公式,如果一位赌徒能够估算出获胜的几率以及获胜的回报和失败的损失,这位赌徒就能决定最佳下注额。这道公式也可以改良一下,使之适用于同时下多个赌注——换言之,股票投资组合。
像我这样对凯利公式进行一番研究,就可以显而易见,要获得最优投资组合回报,投资者必须心甘情愿地承受大量的波动。这是因为,在你发现有利的风险/回报机遇后,凯利公式会让你集中资金大笔投注,而资金集中就会带来波动。
这对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承受的,因为人们会非理性地将短期波动等同于冒险。因此,人们并非争取与高度波动相伴的最优投资组合回报,而是去争取与低波动相伴的次优投资组合回报。这就是很少有基金能脱颖而出的原因,因为它们给客户的是客户想要的东西。
2.避开大输家比发现大赢家更重要
归零(破产)的股票在一路趋于零值之前无一例外地看上去都很便宜。许多人受到吸引,买入这些下沉的船只,压注于它们能够脱险。避开这些陷阱是营造成功纪录的关键。如果你能学会避开那些一路下滑最终一蹶不振的股票(即破产股),你就有更大的机会在今后做得更好。
这意味着,在买进一只股票前花些时间去考虑你会损失多少钱,要比花同等时间去想能挣多少更为重要。规避损失而不是发现大赢家,这才是长线制胜的法宝。
3.即使你不使用保证金,你也有可能在使用杠杆。
我曾听到许多基金经理自豪地宣称从不使用杠杆工具。他们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崇拜者,因此也了解巴菲特常常谈到的“透视收益”的概念。但并不是只有收益可以“透视”。这种思路也可以用来思考负债问题。如果你购买那些身处困境、负债累累、不再受宠、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股票,期待着它能翻身,你就是在使用杠杆。
考虑一下这个例子:你有一个10只股票同等权重的投资组合。其中一只是一家处于困境的银行,它在“次贷大屠杀”中遇到了麻烦。银行典型的杠杆比率约为10:1。因此,即使你投资组合里的其他9家公司都没有负债,你的杠杆比率已是2:1,因为你将10%的投资组合投资于一只杠杆比率为10:1的股票,让你的平均负债权益比达到了100% 。
保证金负债的主要好处是,你可以控制清偿负债的时间。它的不利因素是,你每天都要按市价进行结算,而你投资组合中的杠杆融资银行则可以推迟记录损失,除非损失太大以致无法隐瞒。我更愿意选择前一种负债形式,因为我知道自己每一天的状况。
我在此并非是要倡议使用杠杆,只是有一位投资组合经理说他不使用杠杆,但他的投资组合里却满是金融公司,这让我很恼火。先生,您就是在使用杠杆。更糟的是,您甚至不知道自己在使用杠杆。
4.希望股市上扬并不理智。
为什么股市上扬时每个人都那么开心?当股市创下新高时,CNBC商业新闻频道里那些名嘴们绝对显得有些飘飘然。对于CNBC来说,这么做无可厚非,因为他们在牛市里能得到更高的收视率。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欢庆牛市行情是一种极不理性的行为。
如果你打算在未来20年内持续投资于股票,面对牛市的理性反应应该是失望。在市场下跌的时候,你可以用更低价格买进股票。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对于一位长线购股者来说,最佳情形就是股市下跌50%,并在此水平保持15年左右,然后在他们即将退休需要用钱的时候,再来上连续几年的牛市。
因此,在股市走低的时候,高兴起来吧。
作者系晨星(Morningstar)的前资产策略师,现在经营芝加哥对冲基金Sellers Capital。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