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继承和创新辨证关系
继承和创新,不如说是继承并创新,这种连续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先继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选择,一种事物得以继续存在、生生不息的充要条件,两者的连接配合实现着生命的不断延续。“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自然法则背后是继承和创新的实践支持。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无论是人们继承的文化衣钵,还是享受着的物质商品,要想让生命继续都逃脱不了继承和创新的不二法则.。
继承过程中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信息的接受,而创新则是对这种信息的二次加工。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完善、修改、整理、改造、提炼与丰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二次加工的核心原则不能丢掉继承中的主旨,更多的完善、修改、整理、改造、提炼与丰富也是在保有主旨之上的再加工。这是创新的关键,没有保有旧有的精华,何谈创造新变化,没有继承,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说,在创新的过程中,重要是研究继承的主旨是什么,什么主旨不能丢掉。
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星空中的繁星,耀眼斑斓、包容万象。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食粮,其中就存在着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当代的中国人正面临着继承和创新的话题,如何传承古老文明,创造新文化,是当代国人的首要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们广为能熟的国粹京剧,外国人称之的“Beijing opera”,“京腔京调的有板 有眼”、“ 唱念做打的一招一式”是京剧的精髓,是继承的主旨,无论如何创新也逃脱不了这最原始的积淀,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之所以现在仍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不仅仅是人们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缅怀,而更多是它将京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时期,进行惟妙惟肖的突破性处理,勾勒出了一大批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深得群众的喜爱。时下的影视剧作品如《亮剑》、《士兵突击》、《闯关东》、《金婚》等作品从题材角度上讲,都属于传统的军事题材、文化现象和家庭情感戏,但最终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更多来源于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从人物个体,到叙述方式,以及拍摄手法都实现了新的突破,一群真实的、活生生的鲜明人物展现于荧屏。但他们最终让人念念不忘,反复咀嚼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继承了、保持了、提炼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历练的一种原始精神和人间真情。此情此义震撼山河、感动天地。这才是继承的主旨,也是当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急需的品质,时代洪流中大力弘扬的美德。
找到继承的主旨并有的放矢的创新,才是继承与创新思维的核心思想。有的放矢的创新其实就是对创新的把握,虽是创新,但并没有走样。在当今的沈阳市场的房地产项目中,大部分外地品牌开发商正面临着这一难题,如何在沈阳市场,这一新的市场环境中继承原有的产品优势,进行大胆的结合北方居住特色的创新,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眼下恒大的“绿洲”系,“金碧”系,碧桂园的“凤凰城“系、“太阳城”系、华润的“万象城”系,保利的“十二橡树庄园“系,”“百合”系、“海棠”系、万科的“魅力之城”系、“金域蓝湾”系、绿地的“新里”系、万恒的"万恒"系以及本人效力的亿达的“唯美”系等等。对于开发来讲,一个产品做好不难,难得是做出一系列风格统一,形式多样,面对不同阶层与消费观念的消费者,为不同人量身定制不同生活的产品线。有的放矢的创新,可以从产品的户型、建筑结构、规划设计、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实施,这些技术上的环节完全具有进行创新的空间,而继承的内涵更多应是产品的风格、底蕴等文化层面。也就是说,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文化气质上的继承,会更应用自如的把握创新中的“度”的问题,达到继承与创新的和谐统一,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外来品牌的产品不是简单的复制,强加于沈阳市场,而是创新中继承优秀产品与产品文化的精髓,实现异地的换代升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