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卧薪尝胆》十三篇
卧薪尝胆
电视剧频道正在热播41集长篇巨作《卧薪尝胆》,主演陈道明领衔,胡军,左小青主演,马精武,杨在葆友情出演,阵容强大,精彩纷呈,值得一看。关键是,我觉得“卧薪尝胆”这个题材好。不仅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里有《越王勾践世家》,实在是,因为现在人们都睡席梦思吃肯德基了,再也没有人睡稻草吃黄连了。时代进步了,可是,作为人的我们,似乎又有些退化了。直白地说,我们身上缺少了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多了些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哲学。这,不好。
《卧薪尝胆》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普及教育,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也。可是,卧薪尝胆的精神真的深入骨髓溶化血液了么?未必。和平的时候,我们也许还念念不忘卧薪尝胆的故事,可是,一旦强敌入境或者列强挑衅,我们想到的却是明哲保身的活命哲学,施行的是苟且偷安的鸵鸟政策,就像那个越国的大王和大将军。他们号称“大”,其实是大而无当,掩盖不住皇袍(盔甲)下面藏着的“小”。
吴国想吞并越国是早已列入议事日程的,所谓追回太子妃不过是一个由头。当太子妃为了避免纷争,触死于界碑,也仍然没有唤醒越国男人的血气。越国要立稽会为太子,吴国就送了一家王辇以示羞辱(古语叫做“王仪卤簿”)。大将军还是忍无可忍从头再忍,接受了。我们固然可以认为大将军此举完全是为了免于生民涂炭,忍辱负重,可是,其中是不是也有一点儿的胆怯和私心在作祟呢?因为,大王不想打仗。大王不想打仗,就是国家不想打仗。作为大将军,当然是听从大王的号召的。可是,勾践不听。勾践是主战派。我们喜欢勾践,其实,就是喜欢他的这种傲骨,敢于对强大的吴国傲,也敢于对独尊的父王傲。有了这种傲骨,不愁以后没有翻身作主的时候。
大敌当前、兵临城下,正是主和派和主战派交锋的时刻。为了自己的主张,不惜牺牲一个个生命,先是王妹(勾践之妹)的殉国,后是太子(勾践同父异母的弟弟)被刺(行刺人恰恰是太子的舅舅,目的是阻止太子登基,给勾践创造东山再起的机会),至于死了几个击鼓的人,灭了刺客的家族,那就更不值得一提了。要而言之,为了权力,男人们是不惜打打杀杀的。这,历来为爱好和平的人士所诟病。可是,历史就是这样存在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或曰,吴越本来是一家,都是中华大家庭里的成员,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实在是不必要的。仿佛国共就不应该打仗,死了那么多的人,现在又要合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也是一种历史观,一种一厢情愿的历史观,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历史观,一种超越了时空跨越了党派的历史观。什么都是不值得的,什么都是无所谓的,只有他,从来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