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专业批发市场实战型专家许庆军


 编者按:在商品交易专业批发市场等商业地产的规划定位、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领域工作的朋友,都知道义乌有一位杰出的理论实践并举的专家许庆军,许先生从事市场研究二十余年,不但在实践中参与了国内外的诸多市场项目的规划定位、开发招商、运营,更是著作颇丰,论证真知灼见,引发学界商界的关注,是近年来义乌市场对外拓展品牌效应的推手之一。

   以下是本刊主编王俊林对许庆军先生的专访。

  者:许先生,您好!非常有幸能够采访到您。我知道,您的专著《走近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秘》在海内外特别是专业批发市场业界引起很大反响,您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研究专家,在专业批发市场的投资开发咨询管理方面也成绩裴然,请问许先生,您之于义乌,是因为什么使您走近,并开始研究她?!

许庆军:我在我的拙著《走近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秘》后记的几句话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义乌市场震撼了我,义乌商人感动了我”。

我不是义乌人,但我深深地热爱着义乌,因为这里有我深深热爱的事、有我深深热爱的人。

义乌人的勤劳、勇敢、智慧,义乌市场的神奇变化、发展、崛起,深深震撼了我,让我萌生了研究义乌市场的念头,当时初拟的书名是“一个记者眼中的义乌”。

  者:您现在在从事哪些工作?

许庆军:我目前的工作有两方面,一个是对义乌市场和中国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一个是进行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专业批发市场的投资开发咨询管理工作。

《走近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探秘》一书出版后,全国各地专业批发市场管理人员及各级政府官员来电来函要求征订该书;研究经济、专业批发市场的专家、学者也把该书作为参考。

在这里,我也借此机会,对关心、支持这部书出版发行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其实,这部书只是我研究义乌市场的初步的、阶段性成果。

《走近义乌》出版后,我一直在做她的更深入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的结集,估计明年的适当时候会与读者见面。

另外,我们也在时刻跟踪中国专业批发市场以及商业地产的发展,在做方面的研究。

我们有一间市场投资管理公司,整合了义乌浙江以及全国专业批发市场业界专家,很多是实操型的,公司主要从事市场投资、规划、定位、布局、招商、运管等工作。

这几年,我和我的团体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在西安、武汉汉正街、南京、株洲芦凇以及伊朗、菲律宾等地的专业市场前期设计规划定位、租售招商、运营管理等全程运作工作,总商业面积达到50万平方,接受委托,成功运营多个空壳或半空壳市场启动、繁荣。

  者:由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者到具体专业批发市场的运营者,您觉得有何不同?

许庆军:理论可以研究、可以有探讨,而具体的专业批发市场,来不了一点“研究”,只有扎实有效的市调、只有准确现实的判断、只有切实可行的运营。

我作为一名专业批发市场的研究者,是从具体的专业批发市场而来,现在又回到具体的市场,相信还是知专业批发市场“三味”的。

这么多年来,我给办市场方提出的建议或拿出的方案,并不是用我研究的理论去“套”,甚至有时是“放弃”理论的,而是经过大量的对当地市场的分析调查研究,无论是前期的市场定位、设计方案,到后期的市场培育、市场管理,我把接手的项目永远作为“这一个”。好在我们的项目方大多接受了这种专业精神,一段时间交往下来,我们不仅成为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还成了工作生活中互相信赖的朋友。

坦率地讲,由市场的研究者到具体行业的运营者,我最大的困惑是对市场投资方或主办者心态的把握,如何和他合拍。不论怎么说我应该感谢他们。 

  者: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您一直在研究义乌的市场,您看到了什么?

许庆军:令人称奇、莫名其妙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二十多年发展轨迹,夺目光彩、全球闪耀的如一颗璀璨明珠的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踏上这块火热的土地,我惊诧如航母般的市场群体!漫步这座市场的城市,我赞叹义鸟腾飞的世纪传奇!

  者:如果一定要给义乌的市场下一个结论,它的成功您认为它是必然还是偶然?

许庆军: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好在我那部拙著里有所涉及。

义乌小商品市场历程二十多年,在历史长河弹指一挥间。我想说的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历程以及走到今天的成功,应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偶然的碰撞而产生的。义乌市场的今天是彼势、彼地、彼人、彼事的必然和偶然交合之杰作。

你在深入研究义乌商业文化时不难发现,“鸡毛换糖”是一种血液,一直在义乌人的血管里流淌着。义乌商人血液里流淌着“敲糖帮”的创业基因。“敲糖帮”为今天的义乌人管理现代小商品市场铸造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日义乌小商品市场是从很久很久以前的义乌的“鸡毛换糖”走来,小商品市场也许是在久远的过去不知酝酿了多少年。

这是她的必然。

谢高华、冯爱倩,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给我的启发是,义乌小商品市场走到今天的成功,她的起点是偶然的,这或许也是“莫名其妙论” 的最好注脚。

历史当然无法重演,但是我们都会相信,当初的义乌县委县府不可能意识到放开小商品市场会有今天的结果。谢高华,一个平常得让人难以展开联想的名字,却因为一次大胆的拍板决定,永远镌刻在了义乌超常发展的丰碑上。这个决定其实偶然于与那个叫冯爱倩的巧遇。

这是她的偶然。

  者:成就一种成功需要很多客观因素,而一个失败的结果也是有诸多原因,您如何看义乌的市场运营模式?

许庆军:在二十多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的商贸名城,义乌有着诸多的成功经验。义乌人具有吃苦耐劳、走遍天下、锲而不舍、赚蝇头微利的商业精神,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及由此产生的低得令人瞠目的商品批发价格水平,强劲的商品创新和市场创新能力,如此等等,均是使义乌初具国际性商贸城市规模的成功因素。

从义乌小商品市场主体“人”这个因素,来探究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经验,义乌经验的核心是有一个权威又明智的义乌政府加上一个聪明又能干的义乌商人群体。

虽然义乌发展的特色一开始是由民间力量诱致的,但后来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引导、调控、规范、服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义乌经济社会每一步发展提升,都带有鲜明的有为政府烙印。

我们讲,义乌是政府主导型专业市场运作模式。权威又明智的义乌政府与义乌小商品市场相随相伴。

纵观义乌小商品市场二十余年发展历程,在市场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政府都适时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扶持,促进了市场发展上新的台阶。二十多年,根据形势的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义乌小商品市场由群众自发性质,发展到“归行划市”的规范化发展、成立股份制集团公司进行规模发展和今天走向国际化的会展经济,政府正确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看到与义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国,一个地方有一个成功的市场,周围马上就兴起一批类似的市场。相互之间激烈的拚杀,最终导致大家“同归于尽”。这是目前一些城市和地区在创办市场中遇到的问题。但在义乌,这样的“困局”却不存在。究其根源,则在于义乌独具特色的“市场官办”。

我想进一步强调的是,一直以来我们有一种倾向,这就是追求所谓“充分竞争”的理想状态,认为竞争越激烈市场越繁荣。事实上,所谓的“充分竞争可以达到市场资源最优配置”的自由市场原理,在现实残酷的商业竞争中从未出现过。

早在上世纪后半叶,一些经济学研究己经注意到市场本身也是有缺陷的,有失灵的地方,而政府在修补市场失灵方面可以扮演积极的角色,这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成就。现代经济学在依然重申市场才是主角的前提下,重新肯定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者:人的因素占多少?资源的因素占多少?政策的因素占多少?

许庆军:我上面说过,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政策也要有人来制订、执行呀。当勤劳聪明的义乌商人和明智权威的义乌政府一拍即合的时候,这个掌声的分贝是不可估量的,资源的因素还有多少制约呢?! 

  者:您认为义乌的市场还有哪些优势?

许庆军:人类的历史像一股涌动的潮流,不是简单的一种经验传承,还要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在起推动,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时间里,它或强或弱;现在正是处于一个大潮涌起之时的义乌,也许是在久远的过去酝酿了不知多少年,它的高潮能涨到怎么样的顶峰、何时潮落是我们难以预料的。

 

 

 

 

以区域经济发展的眼光来看,当今全球化的汹涌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展开,若这股浪潮掀起的巨浪将在欧亚大陆和环太平洋之间碰撞,那么一场亘古未有的完美风暴即将在中国诞生,而义乌的奇迹也许是这场完美风暴的一个前奏。

  者:作为流通领域的研究专家学者,您心目中的义乌市场成熟模式是怎样的?

许庆军:八个字:“政府有为、专业运营” ,我称之为“两点论”。也可以这么讲,这也是专业批发市场成功运作的“法宝”。

  者:您认为该如何打好“义乌小商品”这张牌?如何进一步的提升“义乌小商品”的含金量,附加值?!

许庆军:挡住所有的诱惑,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围绕“小商品”来发展,更精地发展专业市场、更深地发展产业集群、更好地发展商贸中心。

还有一点要说的,许多来访问我的人,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媒体界甚至大学生,他们大多要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义乌市场发展的趋势,其实,他们潜台词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就是义乌市场还能走多久?

我要说的,只要不放弃“政府有为、专业运营”这样“法宝”,只要义乌商人和义乌政府两只手合拍,就会掌声不断。义乌市场自我修正的机制和力量令人叹服,过去己经、以后还将被证明。

  者:在义乌工作多年,您心目中的义乌是怎么样的城市?

许庆军:义乌,一座充满传奇的市场之城、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之城、一座“莫名其妙”的活力之城、一座充满生机盎然的希望之城。让我们来祝福义乌。

  者:您认为作为一个专业批发市场商业模式,成功的要决是什么?

许庆军:“政府有为、专业运营”,就是我上面说的八个字。

这是我基于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和全国专业批发市场以及日本、韩国等世界批发市场发展经验的研究,以及多年深入观察全国专业批发市场及商业地产项目中的成败奥秘,结合亲自操作多处专业批发市场,而得出的启示,我称之成功专业批发市场的“法则”或“法宝”,这是我的“两点论”。

  者:您的财富观?

许庆军:现在全国大办市场,经常可以听到打造“北方义乌”之类资讯,动辄几万方、几十方的体量。假如这些是“拍脑门工程”、“热血澎湃市场”,这就很可怕了,因为没有经过专业人士的专业研判、定位不准确,这样的市场成功几率是很小的。

我想说的是,通过我的工作,能避免一些市场不走或少走弯路,尽快启动繁荣发展,这是我最大的财富。我愿意和大家交流分享办市场的心得。

  者:再次谢谢许先生接受我们采访。

许庆军:谢谢。

                       王俊林(原载《OHYE!》杂志2007年8月)

 

   

本文上网后,许多读者来电询问许庆军先生的联系方式,以便于他交流。现征得许先生本人同意,告知如下:

通讯地址:中国义乌宾王路158号银都商务楼1101室

电    话:0579/83059667

    编: 322000

    箱:[email protected]

 

中国市场投资网编辑部

2007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