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起家的中复电讯经过近20年的发展走到了今天,应该说既值得尊重又让人担心。让人尊重的是无论是兴盛或衰败,依然保持着高调的势头坚持到今天,担心的是,马上快赶上餐馆速度的通讯连锁王国中,中复的板块在哪里?10几年的时候上百家的店面,这不仅需要实力支撑,更需要勇气!连锁渠道的利润危机,大腕的虎视眈眈,相似行业的前车之鉴,无论是在中复或是其他连锁渠道,都可以称之为今日为是十面埋伏。
开店不是唯一的生存法宝
穿行在北京的街道上,几乎可以随处可见手机连锁店面,高峰人流量路段更是“店满为患”,大的小的,老的新的,品牌的杂牌的,手机连锁渠道除了多还存在严重的杂乱无章的情况。消费者无法准备的衡量和判断谁才是真正的大腕,谁真正值得信赖,致使,所有的手机渠道商唯一的竞争砝码便压在了价格上,更为恐怖的是除了他们本身,电器连锁卖场也加入了竞争的行业,甚至打出超低价、特价机、分期付款、高出价格返还等营销政策,而面对竞争对手如此花样翻新的趋势和规模,以中复为代表的手机连锁却依然还停留在开店层面,停留在十年前的操作心态和模式,是否有些过时?又能如何获得利润?
116家,未来1年50家,这是属于中复的数字,这些数字又能代表什么呢?即使是把所有的黄金位置都占上了,一没人二没财三没方法,数字又能说明什么呢?抢占资源是正确的,但仅仅是不惜血本不顾其他的抢占就是愚蠢的。
谁要了手机连锁的命?
其实说到底,手机连锁之所以面临如今这般拮据,诸多因素汇成了如今的惨景。
盲目跟风的心理。不管是营销模式还是品牌经营上的,手机连锁行业都是脑袋跟不上速度,或者速度跟不上需求。所有的品牌间瞄准的目标都是地段,店面,人流量,却忽视了消费者本身。而最终,这样的抢滩登陆,掏光了连锁商们的腰包,却肥了地皮拥有者。譬如像位于西
贪大不求精的态度。店面一个一个的开,可是营销手段却是千篇一律,促销,降价,促销,再降价,逼疯了企业,也鼻死了自己,偌大的店却冷冷清清,甚至很多店面出现很多销售人员围着一个客户转的情况,狼多肉少这个道理谁不曾懂?即便是所谓的旗舰店,精品店,也往往是走量不走价,再加上网络时代的高透明,连锁渠道没有新招,又照顾不过来,最终就是红红火火而生,凄凄惨惨而死。
千篇一律的风格。所谓渠道所谓连锁所谓品牌,并不是占有的多就成了品牌,也不是地方大消费者就能买账,而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服务也好,产品也好,终端包装和销售也好,手机连锁企业间换个牌子没有任何影响,这在营销上最大的忌讳却几乎成了行业最普遍的情况。对于消费者来说,去中复买和去迪信通或者金飞鸿买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唯一的区别也许就是哪家人更多,哪家价格更便宜。无界限的连锁品脾定位,使得相互残杀变成了司空见惯的手段,而消费者的诸多需求和无奈却往往还没有的到解决。
产品组合不科学。手机品牌越来越趋于统一化,而这样的消费理念背后,则意味着手机连锁厂商的利润摊薄。大牌手机价格透明不说,且很多的都在近年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直营中心,同时因其专一品牌和配套产品服务的全面博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其次,由于受到关注度和求快的心理,很多连锁商不愿意做新品牌(或者说是非主流品牌,主要针对国内)尝试,而事实上,非主流品牌却往往是主要利润的来源,在这一点上,一个是连锁商和企业间没有良好的合作模式,没有联合运作的思路,第三,中国品牌手机发展的不健全也是问题所在。再加上连锁商本身对内在的运营和管理及长期的发展关注度不再产品线规划上,使得几乎每个都停留在一个水平,最终因为同质化的相互厮杀而淹没彼此。
手机连锁,在摸索中前行
对于日益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来说,不仅是手机普及的问题,更是逐渐走入了一个新的消费时代。人们不再仅仅是追求有一部手机,而是变成了生活中不必可少的、长期更换的日常消费品,据调查,对于25-45岁的主流人群,约80%以上1年换一部手机。所以无论对行业来说,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需要专业的全面的品牌手机连锁存在。
做品牌不只做土著
为什么诺基亚和MOTO在世界范围都如此的受到推崇,其他品牌却无法赶超,品牌是第一生产力。手机连锁也是一样。对于消费者来说,不能只认得手机品牌而不认购买终端。不管是中复也好,还是金飞鸿或者其他也好,首先需要的是塑造自己品牌的个性,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手机品牌购买首选的概念,这样的理念在网络手机营销商中已经开始意识到并开始运行,实体终端的运作商更需要这样的奠基。而不只是一味的占领阵地,不管不顾消费者是否记得,是否买账。
建立自有个性化定位
如果一个发展了近20年的企业,随便换个牌子都不会受到影响的话,坦白的说它就是失败的。在这个竞争白热化而直白的年代,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唯一的个性那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对于手机连锁企业来说,这正是症结所在。为什么没有品牌,不只是没重点做过的原因,更为关键点是千篇一律中的企业个性特征和消费特征不明显。像手机产品,所有人都知道像诺基亚靠齐,除了领先,它的质量更是受到追捧的根本所在。像LG,它走的就是年轻时尚的路线,像MOTO,就是概念风格为主,每个成熟的品牌都有着自己鲜明的印记和根据此发展的路线,但连锁却没有。中复的风格是什么?金飞鸿主要是卖给谁的?几乎都是一概而谈的。在这一点上,有规划的企业一定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长青树。减少终端点的建设和资源量浪费,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品牌建设和内涵上,对于自身定位要清晰,譬如跟着哪些牌子走?是否能引进些国外的较好的但其他连锁渠道没有的资源品牌?走底端路线还是只作高端机?所谓的旗舰店是否是高端和服务的代表?
坚持作服务型零售商
电器行业是个好的例子,发展到今天,除了销售产品外,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方案,并且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等,同时,逐渐将网络这快阵地开始重视起来,而对于目前的手机连锁还远没有发展至此。一方面,需要在精简和建立个性化渠道的同时,建立网络自有渠道,另一方面,保持和厂商的第一手互动,第三,一定要牢牢抓住消费者。不能每次一出现机器问题就往企业的售后推,卖了产品后的态度和卖得时候存在天壤之别,而是应该在自有特色下建立有特色的服务模式,从根据客户需求的产品选择到客户档案管理,从对客户使用情况的定期回访到新品推荐以及各活动等的邀请互动,这样怎么会没有忠诚度?怎么会不记得品牌?怎么会没有二次销售?怎么会不能长足发展?
未来的市场必然是消费导向型的市场,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服务,各方面都考虑到消费因素,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并坚持自有特色和个性,结合目标消费群延续发展才是手机连锁商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