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的商业做好也难


     由于奥运的召开,北京的写字楼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尽管北京写字楼的需求仍然很稳定,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也已经逐步显现。

    在写字楼市场,越来越多的公司暂时搁置写字楼扩张计划,外资公司办公用房预算开始缩减,部分原本计划扩充办公面积的公司暂停计划的实施,目前市场中除能源、医药等行业类公司表现较为活跃外,短期而且现实存在的供过于求正成为北京地区部分市场的主要问题。

     作为写字楼配套的商业部分,也将面临很大的问题。甲级写字楼应该有齐全的商务配套、生活设施,如职工餐厅,同时配置适当规模的高档餐厅,还有能够提供多项服务的商务中心, 多功能厅/会议室、邮局、银行、票务中心、小型商场、快递服务等,自身配套和周边商业设施应当能够满足入住企业日常办公和生活的基本需求,是衡量一个写字楼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写字楼的附属商业做的就不是很好,缺乏规划和必要的运营管理。每到中午写字楼周围各式外卖餐饮风行成为周边一景,为数不多的零售由于缺少准确的定位,也是换手频繁。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呢?
 
    首先是商业配套与建筑总体量要匹配。
 
    有的开发商为了日后减少运营管理的难度,不做或少做商业;有的则是为了赚取商业部分高于写字楼部分的出售价值,加大商业部分的比例。前者造成设施配套不够,后者又形成过剩,对于整个物业的价值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个人认为如果周边不是交通枢纽,人流较少。商业配套面积不应该高于总面积的20%,如果周边既有客流充足,可以适当扩大这个比例。
 
    其次是业态配比要合理。
 
    写字楼的商业业态中餐饮的比例应该占到40%左右,如果周边配套较少,还应该加大这个比例。而且要做到商务餐和轻简餐相结合,满足合理需求。同时要增加休闲娱乐的内容,保证晚间消费的人流。
 
    第三是商业品质要与写字楼租客群匹配。
 
   不同定位的写字楼聚集的租客群不同,消费档次和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适合本楼或本区域的商业形态和品牌就成为关键,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两者合理有机互动,这需要让专业的人来做这件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