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整体统一科学的性质
物质及其形式的统一是整体统一科学的基础和对象。物质有无限的存在形式、无穷的发展形式、无尽的存在发展条件。这些成为认识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整体统一理论是信息时代的认识观,是以统筹理论方法为工具。
整体统一是物质及其形式的直接的认识表现。同时一次表现作为本科学的特点。
物质的形式包括实体、事件、思想意识、文化等等。
(二) 整体统一科学的产生、性质和特点
整体统一理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信息化使得人的认识范围、内容和角度和方法都发生新的变化,使得认识不尽在对象的表面,而且进入到对象的物质性特点上。
对象的物质性特点包括在曲面上的自组织螺旋形发展变化。这些特点反映到人的认识上,表现为对于不可逆性、突变、非线性、不平衡、非均衡、不对称、测不准、蝴蝶理论、复杂等许多物质性概念的表述和使用。
整体统一科学是针对波动事态的科学理论。与以往的科学理论不同。
整体统一科学理论是完整的科学体系,有自己的概念和方法及对象和范围。
大工业时期的科学理论必然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以及系统方法作为最经典的方法系统。这个理论体系是以平面的直线发展的二元对象的转换为对象和范围。
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原理是: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
(三) 整体统一科学的内容
整体统一科学体系包括条件、核心、基础、组织、概念、方法等等。
整体统一科学的条件是认识论和辩证法和逻辑的统一。没有三者的统一,就不可能构成整体统一科学体系。这是列宁曾经猜想到的。
整体统一科学的核心是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空间和人的统一。
整体统一科学的基础是各个科学学科的审视和创新和发展的统一。没有各个学科的 审视和创新和发展及其统一,统筹科学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
整体统一科学的组织是主体,客体和环境的统一。
整体统一科学的方法是统筹方法。
整体统一科学的概念是可以无限自我衍生的和自组织的,并不断形成和发展自我体系。
(四) 整体统一科学的用途和作用
整体统一科学针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对象的变化超出以往的科学理论方法的适用性,或者说传统的理论方法解释不了新的变化形式和条件。
整体统一科学针对对象的各种关系,包括对应关系、对等关系、对称关系及其统一关系的表现,还包括正向发展的关系和反向发展的关系,等等。这就使得它不再 使用对立统一的概念,不再是解决二元化的对象问题。对立关系仅仅是各种关系中的一种特出的现象关系。 对立关系建立在平面基础上。实际事物很少是在平面上的。地球上没有平面和直线。发展的事物没有平的,最多是近似平和近似直。
整体统一科学针对事物的非线性变化,即多向、跳跃、转折、放大等性的变化。这就突破了以往的线性的量变到质变形式。量变到质变是一种直线关系。量变到质变要经过形的变化,没有形的变化作为载体,质的变化不会产生。
整体统一科学针对事物的发展形式多样性,不再是针对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否定之否定在平面上造成可逆改变,不是上升和发展这不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事物总是在曲面上的在运动和发展的,新的事物产生中包含了原有的东西,使被否定的东西融合在新的事物中,并改变原有的形式。
整体统一科学具有更广阔的适应性和发展性,这就使之成为传统的理论方法运用的前提和条件。从而使得各种方法具有更强的价值和效率。
(五) 整体统一科学的形式
整体统一科学的形式是以统筹为核心,先把对象外在形式做统筹研究,确定统筹对象,然后再进行研究。在把对象转变成为统筹对象时,认识的角度就改变和调整了。不是先研究后认识,而是先统筹后研究。这时,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都是在统筹的指导下应用的。
传统理论是把认识的对象放在既定的位置上,即作为现实学科的对象,用外在的方法解剖对象,即所谓的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然后根据使用外在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作为认识。
整体统一科学把整体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作为认识的条件和工具,作为原则和方法,使自己成为统一的形式。
(六) 整体统一科学的发展
整体统一科学是在自身内部不断发展的,不寻求在外部发展。是以物质的形式转换来发展自我的,作为自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认识是作为物质形式被应用于整体统一科学的,不是外在于整体统一科学的。
关于整体统一科学的研究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