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珠三角到长三角:温州“好运”带来的启示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温州“好运”带来的启示

——打造“本土化”价值网络(之二)

 

微观运作上的“本土化”深耕

第一,本土化加工,容易实现保值和增值。

这是不同于珠三角的“温州经验”之一。珠三角多为港资、台资外贸企业。它们租厂房加工,管理费用也很高,一看形势不妙就走了,甚至一些未必是经营不下去的企业,也较快地走了。而温州企业就不同了,它们“土生土长”,90%都有自己的厂房占地,从几亩到几十亩,走不了。这种“不够灵活”的处境,反而带上“资产专用性”的特征了。也许可能因祸得福,他们生意上亏了,可是厂房还在升值,而且自己有厂房也更容易从银行得到贷款。

第二,本土化发展,更加主动地打造自己的“营消”网络。

温州企业比珠三角企业较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自办的、庞大的“温州网络”。温州的企业即使是作坊式的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户和订单来源。这是温州特殊的历史造就的优势。这里是华侨之乡,固定客户基本都是以前从温州走出去的亲戚或者朋友,大家愿意做熟。而在珠三角,那些企业普遍大都是加工港资、台资引来的欧美大单。经济危机一来,他们丢失几个大单子,很容易就倒闭了。

第三,本土化网络,企业风险小。

订单本地化这一概念是前两年温州市政府就一直在提倡的。但是市场的力量并没有使这一倡议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反而是这次危机令这一政策得以推广。温州人手中的订单以前很多都是交给别人做,而现在则更愿意拿回温州来自己做了。因为相互之间有一些关联,可以降低风险;再加上一些在全世界各地经商的温州人,他们手中的订单都是一笔无形的资产。

第四,本土化强化的相互依存的机制。

不同的接单方式和地理位置也使得温州企业建立起和珠三角不尽相同的经营模式。珠三角的企业以纯外向型为主,温州的外向型依赖度则只有一半左右,很多企业都是内外贸兼顾的。这次危机中,外贸领域所受冲击比较大,而那些内外贸兼顾的企业就得以依靠内贸来稳住脚跟,再加上珠三角流过来一些订单,其总量也就同以往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