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此以往,童车企业将没有春天
做咨询多年,涉足过很多行业,最让我心酸的就是童车行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全国各地,到商场超市逛逛就会发现,几乎只有“好孩子”及下属品牌“小龙哈彼”一家。改革开发三十年了,市场经济也搞三十年了,怎么还会出现如此垄断的行业,而且还是百分百民营企业打天下的行业!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好孩子太强了,而是其它企业太弱了!
远卓品牌机构认为: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企业经营的成败得失,99%取决于企业老板个人。我们就针对童车行业,拿老板说事,看看童车企业要获得发展、迎来春天,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做出哪些改变?
企业家要具有亮剑精神
以前看《亮剑》没啥感觉,对很多培训公司把《亮剑》片段融入培训,拿亮剑精神说事也嗤之以鼻。但进入童车行业,走进童车企业,接触到很多企业老板之后,才发现亮剑精神太重要了,他们不缺勤劳、不缺忍耐也不缺智慧,最缺的就是亮剑精神,缺得就是敢于和敌人刺刀见红的战斗精神。多年市场的摸爬滚打把他们的棱角磨平了,在收获冷静沉稳的同时,却失去了果敢和激情。
绝大多数童车企业其实不能称之为企业,充其量只是间工厂,做生产的工厂!它们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消费者,没有自己的终端,甚至没有自己的渠道。这些老板就像工头一样整天带着帮工人忙生产,然后等待经销商挑选订货,每辆车加价三五元作为辛苦费,大头都被经销商拿走了,三五块对于百十块的童车而言就是5%左右毛利,这样低的毛利也只有在童车行业才会出现。
也有些童车生产企业被某些多元化品牌挑中做贴牌,每辆车上交10块的品牌使用费。这些品牌只提供品牌使用权就坐收渔翁之利,其他如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均由代工企业负责。这就好比是“带薪的保姆”,付出劳动帮别人养孩子,还要付给别人钱,到头来是人财两空。我和这些老板有过交流,问他们为什么不塑造自己的品牌而甘心为别人做嫁衣呢?他们都会有百般理由,说: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怕贴牌的品牌不高兴,怕经销商不买账,怕消费者不认可,怕失败了得不偿失。怕这怕那,最终一事无成。
其实,童车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属于朝阳产业。只要方法得当,稍作改变、稍加努力就很容易脱颖而出,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童车业老板要敢于亮剑、放手一搏。
企业家要掌握主动权,争做价值链链主
毛泽东说过:没有主动权就等于被打败,掌握主动权就处于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战争如此,做企业同样如此。
反观现在的童车企业不光一点主动权也没有,甚至到了任人摆布、任人鱼肉的境地。一辆车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只敢加价5块,还兢兢战战、诚惶诚恐,好像有双眼睛时时刻刻注视着自己,多赚一分钱都是犯罪。即便这样,经销商还不满意,要么要点年终返利,要么直接压价。一个年销售500万的中等经销商的利润却比年销售5000万的生产企业赚得多,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其实,企业家需要掌握的主动权不仅仅体现在产品定价上,更多的是反应在对与渠道和终端的掌控上。只有掌控终端,贴近消费者才能够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够有自己赖以生存、长久发展的根。
如何才能从被动局面慢慢变为主动,最终掌握主动权呢?唯一的答案就是增强自身在产业价值链中价值和功能。童车产业价值链中对价值贡献最大的就是设计和销售,因此,童车企业一定要在这两点上多下功夫。只有从设计入手,把产品做出差异性;只有砍掉中间商,自己做终端,才有可能获得主动权,也才有可能打造出自己的强势品牌。
作者:朱亮,著名品牌专家,实效营销专家,已帮助10余个品牌实现业绩连年翻番的佳绩。曾任跨国公司品牌经理,现任远卓品牌机构营销总监,兼任10余家权威媒体专栏作家。电话:13867158788;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