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了北大“软禁”季羡林的权力


“国宝”季羡林曾经是北大副校长,但与如今七十开外的儿子季承却有13年不能见面。最近,两父子终于有了见面的自由,但有了如此心酸的对对话(据《东方早报》):

季承:有一次我在外头站了两个小时,还是冬天,都没进来。

季羡林:这情况我都不知道。我知道你要来,有人从中作梗,这我知道。

那么,季氏父子的相互隔绝究竟怎么引起的呢?《齐鲁周刊》一则报道揭开了其中的迷局。1991年以前季承是季羡林的助手,但两父子因家庭纠纷闹了点矛盾。这时,另外的人人从中添油加醋,让两人一时“闹翻”了。从那之后,“外人”(当然也是季老身边的人)就开始有意隔断季氏父子重新修好的可能性,竟令父子一别就是13年不能相见。季承大约改做了李政道的助手,但上班路过301医院。季羡林住院后,儿子想去医院探望就是不得见。

似乎不仅是季羡林的儿子。季羡林的其他亲友探望他都似乎困难重重。“许多亲属与我联系,抱怨他们见爷爷的困难……这次回国,我的确领会到了……目前,又出现爷爷的收藏被盗卖的事件……希望你们能迅速作出决定,而不要再拖拖拉拉……排斥季家亲属的探望权力是极不人道的,我们做小辈的无法在爷爷身边尽孝是天理不容的。我相信北大校、党领导及群众是不会容忍这种行为的继续存在……”这是署名季羡林孙女季清在论坛上发表的文字,季承称就是季清写的。

此外,其他人见季羡林同样不爽。据季羡林弟子钱文忠称,他有很多机会见季老,可居然没有一次能单独相见。

稍早时,传出季羡林的字画被盗出拍卖的消息。另外季羡林要求换秘书引发一场风波,更耐人寻味。先前那个秘书,据称是北大党委副书记之妻,曾把吃剩鸡骨头当作老人家午餐。老人家要求换秘书,竟然要向温家宝总理写信提出要求。温总理过问后,北大仍推三阻四很久。虽然现在那个秘书终于被赶走了,但留下的争吵值得大家深思。

据说季承听到父亲的字画被盗后,于200810月向北大提出要求与父见面,北大不同意。季羡林住301医院,季承直接去那儿,又被挡驾。然后经有关人士“斡旋”,儿子才终于见到父亲。之后,季羡林不再信任别人,授权儿子管理他的家和藏品,但是北大至却迟迟不肯将季羡林在北大的家的钥匙给季承。

此外,季羡林并不愿意长住301医院。但住不住院看来也由不得他。《中国青年报》记者曾有一次对他的采访,当时他一再向记者表示要回北大的家中。是不是季老回到自己家中就不方便被阻隔于外界,那不得而知。

季羡林的这种遭遇,我实在想不出别的词,只想到“软禁”。至少,符合软禁的一些情节吧。可这是谁赋给北大这样的权力呢?

季羡林是“国宝”,需要重点保护,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一个所谓国学大师最后的人生晚景受到如此保护,如果不经媒体揭露,谁敢相信这是真的,并且发生在21世纪的北大?!

曾经号称是中国思想的摇篮,拥有着所谓“北大精神”光环的北大,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发生的诸种政治丑闻与恶行,折身射了中国学界一种难以破解的精神困局。一种腐朽的死亡气息,令大学可以连基本的常理与人伦都不顾。如此的大学,国人居然寄希望于培养什么优秀人才。一国据称最好的高等学府被一帮“坏人”弄到如此的田地,蒙羞的绝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大学。

难怪北大近年来不断受到“抨击”与鞭笞。北大的荒诞,变成一个加害垂暮老人的利器,恐怕任谁听到这个故事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附言:北大用已发现的季羡林“外流字画”是假冒的来证明季老字画未失窃,理据不通。一事归一事,必须经可信的调查才可定论。或许有人就是用假字画来掩盖偷盗真字画的目的。季羡林虽然年事已高,但记忆力惊人,思维清晰。丢没丢字画,他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