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1)-何逸舟道德经解读
作者:何逸舟
诸子百家的书,以《道德经》、《易经》、《鬼谷子》最难懂。老子的《道德经》,是我比较早接触的国学经典文献之一,其间,对于《庄子》也爱不释手,便对比着读起来。说实话,《道德经》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其文采之华丽、思想之深邃,堪称群经之首!记得以前曾写过一篇《戏说老子》,那么,今天乘着一些酒兴,就来打打《道德经》的诳语。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人读经万种得。
一千汪春水必有一千弯不同的明月,一万个人读经典就会有一万种心得。不管如何,对于国学,冲动而浅陋的感悟哪怕仅仅是一种读书历程的记录,晚年时,也可多一些下酒时风干而枯瘦的回忆。
那就开始了?从《道德经》第一章先来。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章是老子《道德经》一书最重要的篇章之一。要了解此段文字的真正含义,我们就必须了解什么是“道”。
现代人有个坏毛病,叫做“望文生义”,就是喜欢通过拆解现代字去歧化臆测字中的含义,当然有时候也妙趣横生,但是,如果太牵强就只能叫做哗众取宠了。连我喜欢的李敖大师也眉飞色舞地说:这个“且”字啊,它最先的意思就是男人的生殖器!逸舟当时乐得前仰后合。“且”字在古文字里本来的意思是:先民祭拜祖先时的牌位,或者也可以叫“灵石”。至于像不像生殖器嘛,形,似乎象,但字义,却谬以千里!当然了,李大师说的兴许也有些道理:父系氏族社会里男权当道,男人死了,要用他那话儿树个碑立个传,那些丫鬟姨太太还能投个否决票么?恐怕还真有其意。
回到我们的话题,还是来谈谈“道”字。甲骨文中似乎还没有“道”字。“道”字第一次出现是在周代的青铜器上,当时的“道”字是“人在行中”。“行”就是我们今天的“走之旁”,在古文字里是“十字路口”。而这个“人”字以“首”代之,也就是“首在行中”,这里特别强调了人的脑袋,也就是人的智慧。
那么,“道”字在古文字中最初的含义就是:人处在十字路口时、人在困惑迷茫面临选择时,用智慧(头)寻找到的出路。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思路决定出路”、“脑袋决定口袋”。后来随着字义的不断演变,衍生出“道路”、“方法”、“真理”等等之意。你看看,这个字多么深刻!多么文化!多么有才!!!
中国文化之伟大,首先在于中国文字之伟大;中国文字之伟大,就在于:一个汉字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写到此处,逸舟身上炎黄子孙之骄傲之血液滚滚之流烫!^_^^_^
解读完“道”字,我们再来解读此段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字--“名”。
“名”这个字,今天可以理解成“名利”、“名声”、“姓名”、“名望”等等,但它的古意,却是有趣得紧。
如何有趣得紧?请听逸舟闲暇时慢慢道来......
国学人生、家国天下---何逸舟。2008年、10、28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