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是我的一个中西混血的朋友, 爷爷那一代离开的中国广东梅县. 和许多广东人飘洋过海的情节雷同,是亲属一个带一个出来的,如今他爷爷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亲属了,亲属都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德国和瑞典等地,爷爷很少回去,而他干脆一次都没有回过中国. 从相貌上, 除了不高的鼻梁, 他的头发和眼睛等都西化了
和Lee一起去吃火锅, 我没有想到, 对他来说, 怎么吃火锅是个难题,更不知道这是他第一次走进火锅店. 在我的概念中, 吃火锅是中国人天生的技能,不需要特别的学堂去培训. 服务生问他是要辣的,不辣的还是鸳鸯底料, 他问我鸳鸯是什么,我说是鸟,他又问鸟怎么可以做底料. 等服务生把锅端上来,火开后, Lee就开始喝汤了. 等我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喝了不少汤了,而锅里什么东西都没放. 等我再转一圈回来, 又发现他把锅里的大料给吃了,吃的直皱眉头
但毕竟流着中国人的血, 他后来就领悟的很快. 结束的时候, 问他感觉, 他说比他爷爷带他去喝早茶强多了. 回家以后,他留意起中餐广告, 告诉我在七号高速公路附近有个东北饺子馆,看电视上拍的不错,问什么时候带他去. 中文语系里的客家话他是可以听懂一些的, 但已经不会说了. 广东话, 普通话都是既听不懂, 也不会说,去中餐馆麻烦比较大,要去,得找个地道的中国人作陪
象Lee一样的华裔,不在少数. 美国称为ABC, 意即美国出生的华人, 加拿大称为CBC,意即加拿大出生的华人. 前一段时间, 在阿富汗遭到绑架的加拿大广播公司的记者,是一个CBC. 这几天获得加拿大最高年度小说奖的五人中,有一位也是CBC
责备ABC和CBC们数典忘祖, 是苛求他们了. 早年来到海外的中国人, 也就是Lee的爷爷辈,多以苦工为多,基本都在社会的最底层. 不存在对西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只存在被同化和接受当地文化的问题. 影视明星孙俪主演的以华裔铁路劳工为背景的电影"金山"中描述的情景,是艺术的需要,事实是不存在的. 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 要他们保留自身的文化, 都很难, 要他们推广中华文化,就是过分的要求了
先是香港,后是台湾, 近年特别是来自大陆的留学生和移民的增多, 正在逐渐改变着海外华人的结构,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了当地公司的管理层和政界,而且许多已经有意识地在推广自身的文化了. 香港人来的时候, 办了以报道香港消息为主的中文报纸, 台湾人来的时候,办了以报道台湾消息为主的中文报纸,而当大陆来的增多的时候, 过去中文报纸以港台为主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了,由于可以自由办报,大陆来的在我所在的城市就办了十几份免费的中文报纸. 至于北美的中文网站,几乎就是大陆来的一统天下
这种自身文化的拓展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客观上,成了中华文化输出的桥头堡.生产冰冷的产品我们很在行,但冰冷的产品挣的就是苦力,如何摆脱这种困境,许多人都做过尝试. 国内外许多商家已经意识到, 文化的输出,或者说是出口, 要高于有形产品的出口.但对于具体怎么做, 一脸的茫然. 谈起文化出口, 头脑中出现的就是舞舞狮子, 唱唱京剧,要不在海外建个孔子学院. 既吸引不来多数观众, 更无法和有形的产品结合起来. 把文化非要上升到学术高度, 一定非要是孔子,老子什么的,或者京剧什么的, 并不全面.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文化. 一个例子是, 可以不读孔子的书, 可以不唱京剧,但饭总是要吃的, 饮食就是最能体现文化的载体之一
从总体上而言,无论海内外,文化的输出, 我们做的远不如美国人,甚至都不如韩国人,我们连影响Lee这样的群体, 都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始的事情. 反观韩国, 韩剧在全世界的输出,特别是中国,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 播放韩剧和观看韩剧成了一种时髦. 消费者购买商品, 相当一部分购买的是心理认同. 在韩剧的带动下, 对消费者直接的影响就是对韩国产品的热烈追捧. 美国人创造的蝙蝠侠, 飞沿走壁的本领比猪八戒都差, 可蝙蝠侠飞的全世界都是,相关的商品大卖特卖,大赚特赚,而猪八戒楞是出不了国界,在国内受宠的程度也比不上蝙蝠侠. 地震的时候, 温总理去看望"敬礼娃娃", 敬礼娃娃说要奥特曼, 当时我很希望娃娃能说出要孙悟空. 不能怪娃娃有错,是我们无能. 老外很早就懂得了文化输出要从娃娃抓起,文化输出深入的程度不能不惊叹. 娃娃们小时候看日本动画, 玩美国玩具, 吃麦当劳和肯德基,再大点看韩剧和美国大片,用美国软件,打韩国游戏,参加工作后,然后买外国车和外国电器, 中国在那里? 国内如此, 煌论国外!
一个国家没有文化输出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顶多就是个"血汗"工厂,全民成了新时代的苦工!
文化出口高于产品出口
评论
2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