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金融风暴,逼使美国政府拿出了七千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许多专家在谨慎预言:金融市场已经渐趋稳定,股市正在触底。
但是,一场更大的经济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十一月十八日,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总裁跑到国会听证,乞讨250亿美元的联邦救助,并称如果得不到这笔钱的话,三大公司都可能破产。

这让人想起了前通用总裁Charlie Wilson在1955年的一句名言。当时他被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名为国防部长,却不肯放弃自己持有的多达两百五十万美元(按今日美元价值则相当于将近两千万)的通用股票。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当被问及是否会为美国利益而作出伤害通用利益的决定时,他问答说:“我很难想象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对通用有利的就是美国有利(What is good for General Motors is good for America)。”
此话被后人反复引用,作为大企业控制美国的例证。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些大企业总裁的傲慢,一方面也确实反映了通用对美国国民经济之重要。五十年代的美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而且正赶上汽车的普及,通用等大汽车公司自然举足轻重。到了今天,美国制造业大量外包,汽车业也受到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强烈挑战、失去大块市场份额。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目前以三大汽车公司为主体的汽车业仍然占美国GDP的4%。它们如果破产,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这三家汽车公司拥有二十四万雇员,共为二百万人(计入退休人员和家属)提供着医疗保险,为七十几万人提供着退休金。更重要的是,这三大汽车公司每雇佣一名员工,实际上就间接地创造了至少七个人的工作,这包括部件商、销售商所雇佣的人员。所以有人计算,三家汽车公司的破产,将可能直接导致二百万人的失业,所造成的冲击将使不久前的金融风暴显得象是小事一桩了。
政府是否应该拯救这三大公司?民主党和共和党在这个问题上渐成对立。对民主党来说,对这三大公司不敢不救。第一,产业工人是民主党的社会基础。如果民主党支持布什政府拿出七千亿拯救华尔街,就断无对普通的劳工阶层见死不救的道理。第二,三大汽车公司的倒闭在短期内使美国经济难以承受,可能把失业率推到两位数的水平,从衰退引发萧条。明年民主党控制了白宫和国会,主宰了政治权力,也必须承担这种权力所带来的责任。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第一年的经济低迷都可以归于布什政府之过。但是,执政第二年如果经济还不见好转,选民就会找民主党问责。要知道,1929年纽约股市坍塌时,胡佛总统刚刚上任,选民并不归罪于他。但是,由于他未能挽回局面,到三年后选民就把他当成了大萧条的罪魁祸首。历史的这一课当然让奥巴马政府不寒而栗。金融恐慌可以通过强有力的联邦干预在短期内扭转。但如果三大汽车公司垮掉,整个经济就会如同冰海沉船,也许几年内看不到希望。这也难怪,三大公司的总裁在奥巴马一当选就面陈众议院议长波洛西。波罗西也立即呼吁布什政府拯救美国汽车业。许多民主党人要求从拯救华尔街的七千亿中拿出一部分钱来交给底特律。

但是,如果联邦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拯救三大汽车,美国经济将可能陷入更深、更长期的困境。这也是共和党人激烈反对的原因之一。三大汽车肯恳请政府救助的一个理由是:金融风暴使许多消费者拿不到汽车贷款,缺乏必要的购买力。言下之意,三大汽车走到今天这一步并非其本身的原因,而是华尔街的问题。联邦政府既然已经决定拯救华尔街,那么三大汽车作为华尔街的无辜受害者就更应该得到拯救。但是,批评者指出:如果真是消费者拿不到贷款买不起车,拯救了汽车公司岂不是鼓励大家继续生产谁也不买的车?这样经济岂不更糟?退一步说,如果真是消费者因为信贷问题买不起车,那么联邦政府有钱也应该先拯救消费者的信贷。一旦消费者有了购买力,三大汽车公司就可以和其他汽车公司一起在市场上争夺这些购买力。这才是市场经济。

事实上,连三大汽车的总裁们也也承认,金融市场并非他们目前的困境的唯一原因,而是其几年来的一系列错误决策所致。当然,这种决策和共和党的基本经济政策也有重大关系。三大汽车最致命的问题,是生产不出市场所需要的车来。自九十年代起,SUV越野车型开始流行。这种车体积大、耗油多、售价高、每台的赢利边际也更肥厚。特别是在几年前房地产泡沫的峰顶,许多美国人都买了别墅,一到假期就拖家带口、扛着各种家当(如划艇、自行车等运动用品,野餐、帐篷等露营器具)奔向别墅或荒野,特别需要这种大型号的越野车。当时的低油价,也纵容了这样疯狂、浪费的生活方式。三大汽车公司虽然面临着一系列能源危机的警告,但认准美国人的大车文化,竞相投资生产SUV,型号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日本等国的汽车制造商则竭尽全力为能源危机作准备,投重资开发小型、节能的电油混合车型。2000年在和布什的大选辩论时,戈尔曾指出日本在节能和环境技术上已经先行一步,美国可能会为在这方面的无所作为而付出惨重的经济代价。2004年大选中,共和党的宣传机器则把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和反对SUV的自由派联系在一起,逼得克里跑到底特律宣布他家也拥有SUV,最后落得一个反复无常的名声。总之,和自由派的“购买SUV就等于支持恐怖主义”的口号针锋相对,共和党把反对SUV视为反美国。SUV简直就成了美国公路上的邪教。
但是,石油危机随即袭来,油价不停地翻翻,乃至一度每加仑达到四美元以上。房地产泡沫也在同时崩解,众多的美国人陷入要丢掉自己的房子的财政危机。此时人们不仅买不起SUV,甚至开不起。许多人把手里的SUV低价卖出,致使许多旧车行因为二手SUV过剩而拒绝买进SUV。于是,一些人只好守着开不起又卖不掉的SUV过起不开车的生活。在南部贫困地区,因为人口稀少,万事都必须开车。有些人因为开不起SUV而不再去电影院和餐馆,甚至不去看病。三大汽车公司立即面临着SUV的积压和新产品的开发不足。华尔街风暴所带来的消费者信贷危机也不过是这种长期战略错误的祸害之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三大汽车公司辩称,面对市场的剧烈变动,它们已经作出了迅速的反应。可惜过去积压卖不出去的车使之无法收回现金,同时又必须拿出巨额投资开发新产品,目前正处于烧钱追求未来的痛苦转型阶段。以通用和福特为例,在停掉了许多生产线后,每家一个月还要烧掉二十亿美元维持目前的生产,现金储蓄已经见底,单靠自己根本熬不过明年。同时,它们已经研制开发出了能和日本车竞争的新节能车型。况且,汽车是日用品。目前虽然市场不景气,但几年后消费者使用的车都会自动折旧,必须更换,在长期销售量压抑后,市场需求会有较大反弹。如果这时垮掉,岂不是前功尽弃?
不过,这种“黎明前的黑暗”的描述未免一厢情愿。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一罗姆尼是汽车世家出身。1954年他父亲曾就任濒临破产的美国汽车公司的CEO,迅速扭转局面,成为商学院教科书中的典型案例。他最近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应该让底特律破产,破产才有复兴的希望。目前三大汽车公司早已被劳工合同等等给锁死了,和其主要竞争对手比起来,职工福利太厚,使每辆车在这方面要多背上两千美元的成本。同档次的美国车之所以总比日本车要差,一大原因就是必须偷工减料两千美元来支付这一额外负担。这还怎么竞争呢?《华尔街日报》也发表文章指出,破产是三大汽车的最佳选择。如果政府出钱拯救,钱全会花在偿还过去的非生产性义务上,比如支付过分丰厚的退休金等等,不可能用在新产品的竞争上。结果,美国车还是比日本车又贵又差。举例而言,通用一家在美国拥有七千家特约销售商,丰田只有一千五百家,本田有一千家。一家丰田销售商一年卖出1821辆车,通用的销售商仅能卖出586辆,效益差得多。这里的原因是,三大汽车的销售体系是在它们几乎垄断了美国市场时建立的。如今,由于日本等汽车业的侵入,三大汽车在美国轻型车的市场上仅占47%的分额,大致缩水一半。但是,其销售网络却无法根据市场的缩小而缩小。因为那些销售商多是世代经营此业的地头蛇,和当地的政界关系很深。他们受本州法律的保守,使三大汽车无法终止和他们的合同,或者必须为终止合同支付大量的赔偿金。一旦破产,三大汽车就可以解除这些义务,重新定劳动合同,重新根据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售体系。不进行这样的减肥,日后要谈和日本车竞争岂不是痴人说梦?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连一些民主党的议员也对拯救三大汽车感到含糊。特别是三大汽车的老板乘着包机飞到华盛顿要钱,让一些议员格外愤怒:钱还没有到手就这么奢侈,钱到手了又会如何呢?最重要的是,三大汽车并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整顿方案。再给它们钱,等于让它们继续甚至扩大过去的失败。如果这次政府拿出钱来,日后它们赔得更惨,更需要拯救,到时候政府的钱也都烧完了,还怎么个救法?所以,拯救三大汽车有极大的风险。
可见,是否拯救三大汽车可能是奥巴马总统上台后的第一大赌。成败与否,将对他这一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